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8月11日
第2版
02

同心的聚力

——党政工齐抓共管纪实

兴化厂257个班组中,多的有三四十人,少的仅有几名职工。虽然岗位不同,但个个工作出色。仅去年全厂就涌现出15个标杆班组,81个先进集体,其中仪表造气班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班组建设何以搞得这样好?记者三天采访后的第一印象是:活力来自班组,聚力源于同心。

在企业沉入低谷之际,在基层踢蹋了18年的胡学忠走上厂长岗位,他深知治厂要先抓基础工作的道理。党委书记林华明、工会主席宋运升都是经党员或群众分别直选上任的,这在大型企业确属罕见。这就为他们演好大合奏搭起了舞台。

这几年,“齐抓共管”一词的地位虽然颇高,但往往是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的遁词。可是,兴化厂并未让其变调,他们的班组建设是“磨子碰石头——实打石”。

先说组织建设,厂班组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即为胡学忠。这个核心人物在抓基层建设上,那可是个行家里手。

在胡学忠的组织下,一大批德才兼备职工脱颖而出,改变了原先无人愿当“兵头将尾”现象;

企业划分了核算单位,考核,奖金发放权下放到车间、班组,使班组长有职有权;

政策向一线倾斜,班组长奖金系数高于厂级领导0.2至0.4个百分点;

每次评先、发展党员,50%的人都来自一线,还先后派出班组长外出学习、取经,开阔了视野。

兴化厂是文革期间诞生的“宠儿”,由于受“乱风”的影响,基层管理制度长期欠完善,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由于行政大力支持,工会负责牵头,与企管、生产等部门组成专门机构,逐步建立起“班组工作条例”等十几项制度,使班组建设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厂工会还制定了班组长轮训计划,先后举办了4期培训班,现在全厂已有217个班组长接受了培训,占班组长数的85%。

在兴化厂采访中,我们感到该厂党政工抓班组配合默契,其原因主要在于有一个良性机制,即党群领导在从事自身工作时,又兼任一定的行政职务。比如该厂党委书记还是分管基建的副厂长,工会主席也兼管后勤、总务。我们感到这样做不只是党群领导真正有职有权,更主要的是由于具体参与企业工作,能真正摸清职工脉搏,促进党政工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

为了发挥党员在班组建设中的作用,党委对党员进行了合理分布,先后调整了50多名党员担任班组宣传员。党委领导由于与一线紧密联系,能迅速将基层群众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合成钳工班针对职工迟到早退问题,摸索出了一套岗前讲生产、安全、任务、质量和支持巡回的“四讲一上岗”办法,有效地促进了纪律和工效。厂党委书记林华明了解后很是赞赏,现在这套管理办法已成为企业的工作规范之一。近几年在全厂推广的党员挂牌上岗诸办法,都是党委为加强班组建设而倡导起来的。

本报记者郝振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