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8月20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锅台·讲台 养“鸡”求“蛋”说 图片新闻 屈服 祝捷 怡人的夏裙 青山不寂寞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锅台·讲台

(散文) 任安民

“五一”放假,我算计,回家一天,来校一天,在家还可呆一天,这正好可以实施我的“宏伟计划”——找教育局的舅舅,设法把我留在城里的小学。

经过一天的奔波,我终安然回到了家,父母欢喜万分,他们想不到快要毕业的儿子在这个时候回来了。晚上睡后,我对母亲说:“明天早点叫我,我要到街上办点事。”

一阵剧烈的咳嗽惊醒我的美梦,我发现母亲已在锅台前忙碌着什么,灶膛里冒出的烟,使母亲接连不断地咳嗽而显得泪眼汪汪,我问母亲:“没人干早活了,你咋还做这么早的饭?”

“娃儿,把你惊醒了。我早上睡不着,就给你烙点锅盔,你最喜欢吃。”

听着母亲的亲切话语,看着泪眼汪汪的母亲,我一阵心酸,不顾母亲的阻拦,爬起来帮母亲烧火。已三年没有帮母亲烧火了。灶膛里的火一明一暗,映照着母亲慈祥的面孔。母亲年虽不满五十,却因日子的重负过早地老了。

不一会儿,馍烙好了,不等凉,母亲就不顾烫热,两手颠着把锅盔拿给我吃。

“吃吧,吃吧,你从小就喜爱吃,等你毕业了,回到咱村子,我天天给你烙锅盔。咱娘俩比赛,我站好我的锅台,你站好你的讲台。”

我的心瞬间被冻结了。这便是我的母亲,山一样的坚韧,泉一般纯朴,春风般慈爱的母亲……

的确,母亲的天地是一方锅台,在这小小的锅台边,母亲长年累月地劳作。

上中学时,离家十里多,每周都有一位蜷缩着单薄腰身的母亲出现在儿子的校门口,背着一只土布口袋,里面装着大大小小的锅盔,啃一口,清香、酥软,那就是我的母亲。离校时那因落牙而干瘪的嘴回回都要重复那几句极其简单的嘱咐:“娃儿,用心念书。”

初中毕业,在邻居女人们一遍遍地夸耀自己的儿子上了电力、电子、卫校时,我却给母亲拿回了一张师范入学通知书。此后,村妇对你不屑,你看得真切,但你却扬起那布满皱纹的脸膛,嘱咐儿子:“好好念书,回来有用处。咱村只有一、二、三年级,一个老师,你刘婶的小女儿不上学了,赵大娘的二儿子上学太远,骑车摔伤了,你妹妹上学要跑八九里路……。”

当时没明白母亲的话,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母亲是何等的伟大。

我还有脸去找舅舅吗?我对母亲说我不想上街了。

第三天,我该来校了,走时,母亲还是那句老话:“娃儿,好好念书,别忘了你是山里的崽。”

我怎能忘了大山,忘了家乡那众多因失学而围着锅台转的下一代的母亲。我明白,牵我心,系我魂的是母亲,是大山。

毕业后,我将毅然走进这一片时常有浓烟飘荡的大山之中……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