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2年09月05日
第2版
02

“公仆”与“管理者”

王隽峰

长期以来,干部被称作“公仆”。这个观点一直作为处理干部与群众关系的一条原则,许多人包括干部自己也往往认为“公仆”就是要勤,就是要不贪不占。这个理解当然是对的,但不全面。由此往往派生出了以廉代绩、以勤代绩的“太平官”思想和清清白白、忙忙碌碌而无所作为的官僚主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淡忘了干部作为管理者这一角色的根本任务。管理者就是要协调指挥本地区或本单位、本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求最大效益。有其权力,也有其义务。管理者的权力是成员出于共同目的和利益而自愿交让出的。干部的义务就是勤勉地、正当地、创造性地行使这个权力,调动人们为其共同目的和利益而行动。这个权力行使所产生的效益,便是管理者能力高低、成绩大小的衡量标准。只是勤勉地、正当地行使了权力,而没有为大家求得好的共同利益,那只可以说是好“公仆”(其已具廉、勤二德),却不能说是好的管理者,当然也不能算是好干部。

深化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转换观念,要抛却“无过便是功”的太平官思想,树立起“无功即是过”的创造观念,创造一种能者上台的氛围,才能有利于改革和解放生产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