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昔日温饱靠力气 今朝小康靠信息
袁家村民捐资三十万元兴办邮电事业
本报讯 9月10日,全国劳动模范礼泉县袁家村党支部书记郭裕禄专程赶到咸阳市代表袁家村乡亲向市邮电局领导郑重宣布:他们捐赠30万元支持礼泉县改善通信设施,这是目前陕西省第一家农民自愿捐助兴办邮电事业。
袁家村是闻名全国的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780万元,人均纯收放3700元。1985年,该村投资20万元在全省第一家办起了村级自动电话装置,1990年发展为容量80门的程控电话。但是,近年来由于受经济的制约,礼泉县的电信设施却改观不大,全县的用户交换机仅有400门。落后的通信条件,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也使一些外来的投资者望而却步。袁家村的程控电话设备也因县局的“中梗阻”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据了解,该县的一些用户挂发长途电话不便而跑到百里之外的咸阳市,许多经济活动因信息传递手段落后而受到影响。
当他们得知县上准备发展3000门程控电话设施的信息后,袁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立即研究决定,村上拿出30万元支持通信事业。当笔者闻讯采访郭裕禄时,他感慨地说:“贯彻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经济上台阶,邮电需先行。就我们礼泉县来说,虽然渠要修、苹果要抓,但邮电事业更要发展。电话不通,信息就不灵;信息不灵,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 (莉学 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