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东周新村让城里人也眼热
国庆前夕,记者到三原县大程镇东周村采访。班车还没进村,车上就有人指着东南方嚷开了:“快看,那就是东周村的小洋楼!”我也同众乘客一样,伸长脖子向东南方望去。“哇!好漂亮哟!”只见一座座造型新颖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有圆顶、尖顶;楼的色彩也不一样,红白相间,灰白相间。这典型的欧式建筑群,在夕阳的衬映下,显得又是那样的典雅、豪华、气派。
我下车进村后,接待我的阎晓涛是该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介绍了东周的发展情况。这个村有94户村民,394口人。450亩土地由5人成立的农业队管理,其他的劳力都从事工副业生产。目前,该村已成立东周实业公司,下属8个企业和一个农业队。去年,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7万元,人均收入3143元,列入我省乡镇企业前六名,公司总经理郭建华荣获全国乡镇企业家、省劳动模范称号。
东周村的乡镇企业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了钱,他们一面不断扩大再生产,同时又建起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农村,在东周村改变了“陕西第一怪——房子一边盖”。他们投资600万元,请专家设计出有9个样式的105座小洋楼,以及文化娱乐中心、医疗保健中心、图书阅览室、幼儿园、农机库、种子化肥库、养殖场。并于去年9月15日,拉开了施工建设的帷幕。
来到了住宅新村,只见一座座小洋楼之间都铺有草坪,建有小花园,没有饲养的家禽家畜(另辟场地统一饲养),没有围墙,由水泥马路把各家小洋楼连在了一起。一群孩子们正在追逐、戏闹玩耍,根本不象农家的大杂院。
在一座尖顶的哥特式二层高的小洋楼里,几个姑娘有说有笑,正忙着挂金丝绒的窗帘。一位姓郭的女青年告诉记者:这是她弟弟的房子,他是采购员,房子装修就花了七、八万元。房间布置确实豪华。每间房都吊了顶,地上铺的是瓷砖,墙上贴着壁纸,还包了墙围。每间房子都有几盏造型新异的壁灯和一盏豪华的吸顶灯。楼内的会客厅、卧室、卫生间、餐厅、厨房都是按高标准要求设计的,我的感觉是来到了宾馆。
在一座三层高的楼房里,男主人李正和妻子连晓娥给我让了座。李正是村干部,他爱人在县农科技术中心工作,全家四口人,家里也正在装修。李正告诉记者“搬进新房,家家都在搞装修。村子还给每户装数控电话和闭路天线。天冷了,还供应暖气。目前,全村人均住房面积达58平方米。”
我问“你们村咋能盖起这么多的小洋楼,比我们城里人住得还舒坦?”一位串门来的妇女嘴快抢了话题,她说:“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们农村人住洋楼也怕是没这福份。”
记者从这家出来,见主人的门上有一幅对联,最能体现出改革开放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上联是:改革开放结硕果。下联是:勤劳致富换新居。横批是:时代变迁!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