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心系企业情洒职工
在不少建筑企业经营不景气,以至于近年连连亏损的情况下,西安市建总公司一工区却四年利润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就提前完成了全年产值和利润任务。提起个中缘由,职工们都说:“石康民主任为改变工区面貌的确费尽了心血!”
1989年,正值国家压缩基建任务,建筑行业处于低谷。老石来到工区后,面临企业亏损200万元的严峻形势,他首先发动职工承揽任务。经过他和同志们多方奔波,当年下半年就连接了西郊热电厂主厂房、西安石油助剂厂、西安天华商场、华联商场等工程。这年,工区生产任务比上年翻了一番,一举甩掉了亏损帽子。初战告捷,石康民并不盲目乐观。为了保质保量地拿下这批工程,他提出“抓管理、上台阶”的要求,对工人实行实物量包干,对干部实行浮动工资制。这一系列改革措施搞活了工区一盘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职工们由1988年只拿基本工资,上升到今年月平均奖金90元,企业连续三年成为市建三公司土建工区盈利首户。
“领导把心操在职工身上,职工才能把心操在企业上。”石康民认准这个理。随着企业效益的好转,他第二年就着手绿化、美化工区、整修工区大院环境。接着,又花钱买锅炉、建澡堂,建立起职工游艺室、阅览室。今年初,他和工区党、政、工一班人制订的“〇二一五”规划中,在明确全年安全事故重大伤亡为0,干两个优良工程、创一个历史新记录的同时,把为职工办五件实事也列入目标。现在,五件实事件件落到实处。八月份,鸳鸯楼漏雨的屋面已翻修完毕。腾出的三层办公楼改建的职工公寓已住进职工300多人,这里冬有暖气、夏有电扇,每个床位上都有工区配发的被罩、床单、枕头、枕巾和凉席,还安排了两名服务人员打扫公寓卫生,为单身职工拆洗被褥。大伙看到工区生产形势这样好,生活条件也大大改观,都纷纷称赞说:“老石真是我们的好领班!”
本报通讯员 刘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