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迎击“第一杀手”
——记微机诊断冠心病专家系统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近30年来,美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发病率达13%,我国为6.7%。更为严重的是,此病的发病率与人类物质生活的提高成正比,且有愈来愈高之势。目前,中国有冠心病患者7000万,世界已逾4亿!
当地球上每消失4个人,就有一个是冠心病患者时,人们惊呼:“第一杀手”来了!面对“第一杀手”的挑战,人类奋起迎击。二炮西安多学科研究所以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冠心病只要经过早期、有效地治疗,是完全可以缓解和痊愈的。”于是问题就归于一点,如何在“第一杀手”悄悄潜伏时,就亮起报警信号,及时发现这一顽敌的蛛丝马迹。
1991年3月的一天,在323医院住院的一位姓曾的志愿兵,来到西安多学科研究所,经一套新的设备检查之后,报告单送到主治医生手中,医生惊愕了:“难道10年前就得了这种病?这位年轻人才36岁呀!”主治医生请来所长赵国欣教授,这位心脑血管领域有突破性贡献的专家会诊,最后一致的结论是:“您得的是冠心病”。
这位志愿兵不信,又来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他花了4000元,用超出研究所10倍的代价,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证实,研究所的诊断准确无误。
这真是冠心病检测史上的杰作:杰作的书写者是微机诊断冠心病专家系统——二炮西安中医多学科研究所的又一项科研成果。
伴随治疗冠心病的特效中成药“山海丹”的96%的有效率、80%的治愈率健步走向世界的同时,赵国欣教授和他的研究所便深感:“改变国内检测冠心病的现状刻不容缓,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
以前我国常用的检测冠心病的手段有两种,一是前文提到的冠状动脉造影,价格昂贵不说,技术难度也大,一般医院无法施行;二是普通常用的心电图,冠心病检出率只有40%。这对于一个泱泱大国的几千万冠心病患者而言,无疑潜在一个巨大的生命威胁。尤其是如何早期及时发现那些年轻的隐性冠心病患者(此类冠心病极易引起猝死),成了摆在心脑血管领域的一项尖端难题。
赵国欣教授和他的研究所勇敢地挑起了这一副重担。他们与北京有关科研单位通力合作,把当代科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古老中医传统结合起来,将中国著名心脑血管专家的经验输入微机系统,700多个呕心沥血的日夜之后,现代科技和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实现了成功的结合——微机诊断冠心病专家系统终于问世了。
1987年底,二炮后勤部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上,军内外12个单位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应用微机诊断冠心病,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开创了冠心病诊断的一条新途径。”
这是令“专家系统”的研制者们感到骄傲的一天。赵国欣教授说:“我们的研究就是想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做一点实实在在的努力,为人类最终找到‘第一杀手’的克星作出一点贡献。”
事实上,经两年2500例临床试验和8万余名患者检查证明,冠心病阳性检出率是98%,近似一般心电图的3倍,无论病人是否在发病期,“专家系统”均可准确检出,对没有临床症状的隐性冠心病患者,也可以得到确诊。
微机诊断冠心病专家系统,为人类最终彻底征服“第一杀手”做出了坚实的奠基,医学史上治疗冠心病的新的一页,从西安古城掀开了…… (张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