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这里的世界很精彩
——汉中市工人文化宫见闻
早就听一些职工说,汉中市工人文化宫是他们的乐园。前不久的一天晚上7时多,我信步来到位于汉中市区东大街的这个文化宫,想要亲身体会一下其中的乐趣。
刚进大门,右侧刚开业不久的汽枪射击厅中传出的阵阵笑声便吸引了我。只见6个靶位上的射手正在聚精会神地瞄准、射击,一个小伙子连续两次击中靶心,围观者中又爆发出一片喝彩声。在二楼东头一间面积近70平方米的大厅内,20多个6至12岁的少儿正合着红色娘子军舞曲、翩翩起舞。若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以为他们是专业舞蹈班的学员呢。这个文化宫一直坚持聘请市内有经验的老师任教,为社会培养舞蹈人才。最近,成都军区还招了4名曾在这里培训过的学员去当文艺兵。
来到老职工活动室,看到20时的彩电正无偿为大伙服务,茶园中的50多名退休职工边品茗,边奕棋打麻将,个个悠然自得。看到立于院内东南边的“生活指南”、“政治时事”等七八个图文并茂的专栏,才想起这儿不仅是娱乐的场所,还是求知的园地。文化宫“多棱镜文学社”的80多位社员每月活动两次。有的在全国性报刊杂志发表了文章,有的还出了书。
不知不觉已到了11时,文化宫还有电影、健身、台球等10多项固定活动,我这次没有时间去逐一光顾了。当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正准备离开时,恰好遇上了到各岗位查看工作的文化宫主任陈志善和办公室主任张忠祥。一见面,我就迫不及待地问他们靠什么把文化宫办得这样红红火火,一花独秀?
原来,他们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各级管理。对图书阅览等无偿服务项目,实行目标考核,对电影、录相等有偿服务,实行指标管理,超额奖励的办法,对茶园、舞厅、小卖部等不便统一管理的项目,则采取租赁场地或个人承包。同时,他们大胆创新,文化宫年年添个大项目。1990年建起了陕南第一家健身房,1991年增加了大屏幕投影电视,去年又拨出200多平方米活动场地,修建了镭射电影厅和射击厅。除了有固定阵地的活动外,文化宫还组织了职工京剧演唱队、乒乓球队,每年都要举办气功、电子琴、美术等20多个培训班。两年来,有近3000人(次)接受了培训。这些活动为文化宫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文化宫的总收入由1988年的不到5万元增至25万元。
我走出文化宫很远了,还禁不住回眸望去。那里依然灯光如昼。是文化宫里精彩的活动迷住了职工群众,还是物质生活富足后的人们对文化生活有了更强烈的渴求?我看是兼而有之,相辅相承吧。
(张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