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春暖航空港
——西安·咸阳机场供暖制冷站纪事
寒冬季节的咸阳地区雪花飘飘,寒风凛凛,整个大地银装素裹。但在西安·咸阳机场的候机楼、航管楼、贵宾楼、职工楼、各大餐厅等地,却是鲜花盛开、温暖如春。一些老外在餐厅用餐之后,心满意足,穿着单衣,赤着脚板,载歌载舞。……有人问:“是谁把春天般的温暖送到人间,让整个机场的楼室春意盎然?”是天上的春姑娘吗?不,他们是西安咸阳机场维修动力处供暖制冷站的职工们。
“苦了我一个,温暖千万人”
供暖制冷站是1991年8月份组建的,当时职工仅有35个,拥有10吨锅炉两台,供暖面积达10万平方米,同时,还要为各大餐厅供汽做饭、烧开水。在设备新、故障多、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保证按时正常供汽供暖,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去年11月间,司炉工、化验工一度调不开班,老司炉工刘随群主动值双班,又当司炉工又当化验工,一人干两人的活,连续三天三夜未下岗。副分队长陈昌林带几名职工为营运部修暖气设备,从10时干到次日凌晨2时,又冷又累又饿,营运部同志过意不去,主动要给他们做顿便饭吃,但他们执意不肯。许多用户深受感动地说:“你们太辛苦了!”但他们却说:“苦了我一个,温暖千万人”。
“领导带了头,采暖不发愁”
西安·咸阳机场自1991年9月1日投产以来,供暖制冷站保证不间断地供汽和冬季供暖,并且做到了安全正常。一个新成立的单位,又面临设备新、故障多、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为什么采暖工作能做得这样好?究其原因,领导干部带头是关键。站长赵亘带领干部职工修锅炉、查管道、钻地沟、修阀门、抽积水、清淤泥、建章立制、岗位练兵、技术革新、处处干在前头。职工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就有多少泥,职工身上有多少灰,他身上就有多少灰。副站长付保疆也是脏活累活干在前头。有一年元旦上午,大雪刚停,北风凛烈,滴水成冰,供电站西侧热网检查井内的蒸汽截止阀门突然破裂,蒸汽从井口喷射出一丈多高。付保疆带领职工立即下井抢修。当时井下温度有摄氏60度的高温,井上有摄氏零下17度的严寒。他们不辞辛苦,硬是把井下阀门修好,保证了正常供暖供汽。职工们高兴地说:“领导带了头,采暖不发愁。”(邵子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