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堵漏洞严字当头 抓隐患 一丝不苟
堵漏洞严字当头 抓隐患 一丝不苟 国家审计署 驻
三年来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三点九亿元,应收缴财政六千四百万元,已收缴入库五千三百万元,占应缴入库数的百分之八十三
西安特派员办事处依法照章审计
本报讯 国家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员办事处于1990年元月正式办公后,高起点、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受到了国家审计署的表扬。3年来,共审计中央驻陕企事业的100个单位和项目,审计总金额384.2亿元,查出违纪违规金额3.9亿元,应收缴财政资金6400万元,已收缴入库5300万元,占应缴人库数的83%。
这个办事处主要审计了中央驻陕的机械、电子、冶金、化工、航空、航天、兵器、烟草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总的看,这些单位内控制度较为健全,管理水平较高。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据统计,隐瞒、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1150万元;漏缴税金900万元;虚列成本、乱摊费用、侵占国家收入4770万元;弄虚作假、随意调节利润、搞假决算金额1300万元;挤占生产发展基金、滥发各种实物、补贴、奖金等2100万元;帐务差错5100万元。另外,还有其它违纪现象。例如,通过对咸阳机场、安康水电站、渭河发电厂、宝(鸡)中(卫)铁路、神府东胜煤田等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审计检查,查处了一些核算不实、挤占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通过审计,严格了财务管理,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在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他们还十分重视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的完善,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近两年,共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17份,企业采纳后,共产生经济效益8000万元,挽回损失6200万元,减少浪费3500万元。驻陕某国营大企业1987年至1991年累计亏损764万元,潜亏120万元。但是,这个厂编造假决算,账面一直反映盈利,单位获得“省级先进企业”,厂长也被评为省劳模,职工收入成倍增长。此问题经审计揭露后,引起该厂主管上级的重视,除调整了领导班子外,又派人进行整顿,并给筹措启动资金300万元。到去年8月底,这个厂内部管理基本走向了正规,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 几年来的严肃认真审计,增强了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促进了企事业的管理。国营二六二厂等单位经过连续3年的审计后和认真整改,现已成为无财务违纪户。不少企事业也能自觉接收财务审计和监督。
(本报记者 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