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大邱庄
陈志龙 何大鹏
年末岁尾空暇时间,抱着能够取到致富真经的急切心情,由厂长带队,我们华星窑炉设备厂一行18人,北上天津,冬访全国第一村——静海县大邱庄。
大邱庄在天津市南约50公里。这里三百多年前曾为海滩。土地大都是盐碱地。就在这片土地上,今天,生长着200多家企业。其中28家合资企业。冷轧带钢、薄壁焊管生产居全国之冠。这是一片每昼夜就创造纯利润40万元的土地。大邱庄和它的“庄主”禹作敏一起,成为当今中国的一个谜。
大邱庄有三多:大型企业多豪华轿车多小洋楼多
大邱庄西口是一座现代化装饰的大牌坊。上书“大邱庄”三个大字。两侧是一对高矮不等的镀铬大球,闪光铮亮。
从西顺马路往东走,是大邱庄工业区。
这里有大邱庄新建的号称百亿元产值工业区。有大邱庄靠以起家的冷轧带钢厂,以及制管总厂,尧舜集团,津海集团,津美集团等数十家企业。尽管路旁基建垃圾还未清完,但是一个现代化企业群已竖立在人们面前。使我们这些老陕觉得如同到了电工城或东郊工业区一般。
大邱庄只是一个村,他怎么能搞起这么多现代化大企业呢?
禹作敏说:“科技是真佛,谁拜谁受益。”“专家、专家,必须当家。”“企业家,企业家,必须当家作主。”据说,大邱庄聚集了二百多名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学者,还号称要聘请“三个一千名”:一千名专家教授,一千名高级管理人才,一千名外国朋友和华侨。
走完工业区大道,是以禹作敏手书“香港街”命名的商业区。商业区房子并不高,都是两三层楼房。但装饰很豪华,街面全部是瓷砖铺地。店铺一家挨一家。货色出人意料地全:从32寸巨型彩电到仿古家具,从貂皮大衣到日用百货,应有尽有。大概是因为白天人们都上班的缘故,商业街人并不多,略显冷清。
禹作敏谈论对富有的看法说: “共产党领导第一次革命是穷人打倒富人,共产党领导第二次革命是穷人变成富人。”“穷绝不是社会主义,富绝不是资本主义。”
过香港街继续往东,是大邱庄的生活区。生活区的住宅设计很新颖。一幢幢安装着铝合金窗框,镶着茶色玻璃的小洋楼被草坪、雕塑、亭廊环抱着。我们大胆地推开栅门,走上一幢小楼的凉台,窥看家中的设施:只见室内铺着红地毯,暖气煤气和上下水俱通,空调冰箱彩电齐全,档次不低。
大邱庄的公共设施也相当完善。医院、邮局、学校、宾馆、饭店一应俱全。而且还有全国第一所农民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大邱庄分校。
小汽车的豪华和数量之多令我们惊讶。奔驰,卡迪拉克,我们平时都很少见到。
神奇的大邱庄,已经给了我们第一印象。但它如此高速发展的奥秘何在呢?
大邱庄一无资源,二无国家投资,有人说是靠不正之风。
禹作敏对此断然否定,说:“靠塞红包是塞不出的。这种说法对改革开放是一种压力。”
富有的大邱庄人很抠,而且避而不谈他们的经验
大邱庄的厕所收费不用说了。我们想,介绍资料可能赠送吧!没想到,公事公办,也就40页的书吧,收费一元。音像资料,一盘120元。
我们还感到大邱庄对我们参观学习的人并不热情,请看我们在接待室的谈话: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陕西。”
“介绍信。”
递上。
“多少人?”
“18人。”
“安排在下午三点介绍情况,请准时。”
“能不能安排参观一下工厂?”
“不行,工厂一律不接待参观学习。”
“能不能见一见禹作敏同志?”
“不行,他很忙。”
大邱庄人的时间观念很强。下午,我们比三点提前十分钟到接待室门外,我前去联系。“现在离三点还有十多分钟,请在门外稍候,准时进来。”
门外稍候?天津的气温比陕西低三至五度,海河上有不少人在凿冰钓鱼。
“能否让我们进会议室等候?”
“不行,准时进场。”
我们只有呆在门外。门外还有两批人,一批是内蒙古的,一批是山西的,他们也在门外闲转。
介绍情况的小伙子很精干,也很帅。操着天津口音,讲得一板一眼。
大邱庄现实行党、村、企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全村共1300多户,4000多口人。劳动力1800多人。目前大邱庄共外招工8000多人。在改革13年来,产值翻了13番。1992年完成总产值45亿元,税费1亿元,纯利润5.1亿元。大邱庄现有冶金、机电、化工、印刷等八大行业。大邱庄工业发展方向是: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实现两个转移: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移,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移。
大邱庄工业发达后,实行以工养农政策。首先投资三千万元,改造盐碱地,建成与发达国家同一水平的暗管排碱工程。现在,四千四百亩土地由三位农业专家经营,基本实现吨粮田的目标。
我们最想听的是大邱庄人的思想,是大邱庄人的经验。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介绍的小伙子介绍完概况后,话锋一转,用一个简短的结尾,宣布结束他二十分钟的介绍。
我们非常遗憾,又很不解。
大邱庄新修的办公楼群以及禹作敏的“庄园”,豪华得令人惊讶
我们参观了大邱庄新修的办公楼及其广场。
这是一个具有异国风情的建筑群。不十分高大,主楼只有三四层。但风格非常高雅,总体规划非常别致。办公楼内部装潢设施十分华丽考究。广场周围草坪,喷泉,和环绕三面的小楼,以及婷婷玉立的灯柱,构成了一幅既有机关的庄重、威严,又有乡村的清淡宁静,既有异国风情的高雅华贵,又有中国建筑的对仗工整的美丽图画。主楼正中标记着两个汉语拼音:DQ两个金色大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广场穿过马路对面是禹作敏和其它几个领导的家。高约三米的围墙圈着六幢三层小楼。很有点花园洋房的味道。门口的警卫说什么也不让我们进去。据说,禹作敏曾就有人说他住250平米的别墅,又有奔驰560超豪华轿车代步,他反问说:“谁给我们农民定过住房、坐车标准?农民该是一个什么标准?局长级干部配中级车,部长级干部配高级车,我们农民没有级,就不许坐轿车吗?”禹作敏进一步说:“房,车那都是集体的。并不是某个人的财产。重要的是投资环境。外商来了,不看厂不看地,一看住房,二看坐车。”“这坐车住房反映了改革成果,有什么不可以?”
在大邱庄,我们碰到
一件耐人寻味的事……
因事,我们要给陕西的厂里挂一电话。大邱庄自己投资建有一个通讯中心,可以通过天津与全国和世界各地通话。但因为正往新办公楼搬家,总机房线全掐断了。我们到大邱庄邮局去打,没有想到,这么漂亮的一座邮电大楼不但没有直拨电话,甚至不办理长途挂发业务。
无奈,我们只好到20公里外静海县城打电话。到了静海县邮局,我们发现,这里也没有直拨,但可以挂发长途。
我们似乎明白了一点:大邱庄虽然能盖邮电大楼,但却不能使本村的邮局超越级别。
我们在旅馆里,与外地人议论着大邱庄。关于大邱庄,曾经有过争议。至于禹作敏本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我是连过四关:没完没了的方向关,议论不休的经济关,说不清的作风关,最难过的骄傲关。”
看来,大邱庄人不多讲经验也许是有道理的。留给别人思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