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全总一项调查表明
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已成当务之急
新华社电 (记者 李年贵通讯员 苏能)全国总工会新近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职工队伍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不高,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产品开发的一大制约因素。经济界人士指出,这个问题不解决,企业就犹如筋骨不健全的大鹏,难以在市场经济的蓝天展翅翱翔。因此,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增加智力投资,已成为当务之急。
去年1月,全国总工会和黑龙江、天津、山东、上海、广东、四川等14个省市总工会一起,对机械、化工、轻工、纺织、邮电、冶金、电力、煤炭、医药、造船等11个行业69万多名职工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数据显示,当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存在两个突出问题:
——职工特别是3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接受调查的69万名职工中,大专以上和中专
(高中)以上学历分别占6.5%和23.6%,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职工仅占13.1%,初中以下的占40%。经济特区深圳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初中以下的职工多达65.9%。
——高、中级科技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这次调查的职工中技术人员有高级技术(经济)职称的仅4.2%,他们的年龄都在45岁以上,不少人已接近退休了;中级职称,年龄在35岁以上的占52.7%。许多技术骨干现在对高科技感到陌生,对引进设备、引进技术处于被动守机状态。
针对这种状况,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四条建议:一是国家要在宏观上、政策上加强指导,为企业提高职工技术素质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职工技术素质同科学技术一样,也是一种生产力,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企业的成败。应当把它纳入劳动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之中,用政策引导和调动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尊重技术人才,兑现技术价值,稳定技术队伍,吸引闲散技术人员回流。二是企业要采取激励措施,体现对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技术操作等方面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作出贡献的职工,按其实绩给予重奖,按职工技术高低,贡献大小,与晋级增资、分配住房等挂钩,在职工中形成技术有用,有技术光荣,靠技术致富的气氛。三是加强职工技术培训,企业要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提倡企业、科研、院校三结合,建立职工技术培训中心。四是开展群众性技术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赛等是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