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民服务其乐无穷
——记岐山县邮电局退休职工张明善
岐山县邮电局七旬退休职工张明善坚持14年为当地群众义务送报刊信件,赢得了人们的赞扬和爱戴。
1980年,当干了一辈子邮工的张明善拿到退休证后,他流泪了。是啊,他实在不愿离开自己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这块土地。看着眼前的省劳动模范证书以及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荣誉证书奖状,他暗暗下决心:“咱不能躺在光荣簿上度余生,我还要为人民服务。”
当他得知马江村村民收信难、看报难,邮件只能送到村上,而且无专人投送,就连电报也常常出现丢失延误现象时。老张闲不住了,他主动要求承担乡卫生院、食品站等单位和附近上千户村民的投递报刊任务。从此,一封封家书带着他的体温,飞入千家万户。这一送就是14个春秋。不论邮运汽车来早来晚,他总是每天下午3时赶到邮电所领取报刊邮件,然后再一件件地分送到人们手中,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他从不耽搁送邮件。1986年他的小儿子病故,面对这一沉重的打击。有人断言:“这回老张不会再送报了。”然而,不出两日,人们又看见老张夹着邮件报纸进东家,出西家地忙活着。
老张看到马江邮电所工作人员星期天接车不便,就主动承担起了节假日接邮运车的任务。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送往马江邮电所的邮件多达11袋、报纸4捆,可邮运车偏偏坏在8里外的麦禾营桥头上。他得知后,二话没说,叫上同村好友守护在邮件旁,自己一袋袋、一捆捆地用自行车把邮件全部运了回去。每年到报刊订阅的时候,老张总是比乡邮员还要积极。他挨家串户地宣传订阅报刊的好处,读报上的新鲜事,看到上年纪的人,他就讲报刊上的长寿知识。对于手头紧又想订阅报刊者,他就主动先垫付。他说:“订报刊就象咱农民种庄稼一样,季节性强,一误就是几个月。”他还自费订阅了《陕西农民报》、《法制周报》等四五种报刊供乡党们阅读。一次,从新疆寄来一笔高额汇款。老张打听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收款人。有人说:“找不到就按无此收款人退回。”老张认真地说:“能用电报汇款家里肯定有急事,这一退一汇,人家多花钱是小误事是大。”几经周折,他终于找到了收款人李乃侠的家,正在等钱准备还债的李乃侠接到汇款,激动地哭了。
14年来,张明善义务为群众投递报刊信件达50多万件,救活“死信”300多封,还为群众代取、代送信件和包裹,只要是方便群众的事,老张就积极地去做。大伙心里过意不去,要每年给他一些报酬,可他说:“我是党员又是劳模,为大家干点事心里才觉着踏实。”
(何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