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4月17日
头版
01

屹立潮头

——记西安六维金属材料配售中心总经理焦振亮

刘 维

去采访焦总经理之前,听了不少关于他的美谈: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西安市劳动模范,中储总公司西安公司的优秀企业家;他带领6个人所创办的全国第一家钢材零售市场——西安六维金属材料配售中心已闻名遐迩,如今西安六维已发展成拥有200多名职工,6个公司,两个经营部,4个经济实体的集团化企业。焦振亮从8万元起步,现拥有注册资金1554万元,1992年销售额达2亿元,税利671万元,人均创利4万元。从全国大报刊到省、市新闻机构都做过大量而详实的报道。但我总觉得他还有一种未被揭示出来的力量。

第一次见到他,便出乎我的想象:63岁的他,让人丝毫没有老态龙钟之感,花白的浓发梳理成型,深蓝色牙签呢西装套在腹部隆起的身躯上,显得富态,不仅有一副慈眉善目,而且思维敏捷,一口京腔,响亮干脆。一个典型的忠厚干练的长者形象。

焦振亮在物资储运部门长期从事财务工作。1987年,57岁的他,从财务处长的位置上退居二线。恰在此时,公司有一个负债50多万,濒于倒闭的经营部需人管理,焦振亮毅然接受了公司委托。那时还没“下海”这一说,弃官经商还被看成不可思义的“壮举”。但谁也不指望一个快退休的老头能干出什么名堂,尾随者廖廖。老焦只好领了6个人,在环城北路副6号租下了一小块地方,办了个第二经营部(西安六维简称)。7位创业者中,只一名不满20的小伙子,一名40出头的壮年,其余都是五六十岁的老者,面对杂草丛生、几间平房的院子,靠几辆架子车拉钢材进货,当时那情景,确实充满着“悲凉”之氛。然而,悲凉之中方显出英雄本色,老焦带领着被戏称“愚公经营部”的愚公们,却干出了惊天地的大事。

1987年,正是经商热乍起,经营钢材、倒腾钢材的公司十分火旺。老焦这个小小经营部,钢材生意怎么做?谁也没料到,他独辟蹊径,开展了钢材零切零割零售。整块钢板可以按用户需要挖下一块,整根的钢管、角铁可以锯一段出售。群众盖房用点线材,封闭凉台用些角铁,自家装土暖气用一半根镀锌管,做个铁炉,弯个炉钩,都可以在老焦的店里得到满足。人们形容到六维买钢材,就像进了自选商场,买多买少随你便,挑三拣四随你心。慢慢的,人们都知道环城北路有个卖钢材的零售店,人称“钢材的超级市场”,群众的“方便店”。名声大振,顾客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钢材,历来都是国家统配的调拨物资,老焦却把钢材摆上货架零售,这一举动,当时引起物资部门议论纷纷。那些财大气粗的物资公司笑话六维是“小卖部”,成不了大气候。我问焦总经理,六维当初搞零售,是否是由于店小资金少的无奈之举。老焦直率地否定了。他直抒胸臆:作为国家物资部门,习惯于计划调拨,长期形成的官商作风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当时我身为财务处长,看到不断增加的亏损指标,曾不止一次地尖锐提出,靠计划,坐等顾客,等于坐以待毙,必须面对市场,才是唯一出路。我出来搞经营、搞钢材零售,就是要试一下,闯出一条市场经营的新路。

老焦把钢材分斤破两,零切零割零售,这件事引发了物资行业的观念更新,促进了物资行业走向市场。这在1987年,任何一个人,没有胆量与超前的意识,是决迈不出这第一步的。时间、实践都证明了老焦的举动所具有的魅力与实际意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踏着六维的步子走的不计其数,仅环北路六维隔壁二百来米的路段上,办起的钢材经营点达十几家,曾经笑话六维是“小卖部”的大公司,也都效仿六维,开展了钢材零售业务,因为这是市场的需要。

西安六维年销售额从1987年的800万到1992年达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82%,税利总额平均每年递增40%,1992年达671万元,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说到原因,焦总经理开心地说:“有句名言,即使最不守信誉的人,也愿意同守信誉的人打交道。六维就是靠优质服务,信誉第一赢得了顾客,占领了市场。”老焦在经营中摸索出一整套的优质服务的方法,概括起来就是:前店后库,手续简便,电话定货,来单配料,送货上门,零切零割零售,多退少补错换;五免费:免费就餐,免费供应茶水,免费打长途电话,免费存车,免费提供超长超高标志物。实行一年365天,天天营业,一天24小时,时时发货。这每一条,每一个字,都曾经发生过动人的故事,都包含着一个经营者对顾客的关心、体贴之情。这里顺便说一下“六维”名称的由来,六维二字从三维空间之河发挥而来,六维之意,就是超越时空概念,全方位、全功能、全时空地为用户提供服务。更名之际,老焦专门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宣布,六维要竭尽全力,为用户提供最方便、最可靠、最快捷的服务。老焦说到做到。比如说多退少补错换。唐都大厦工程队到六维买了一吨多螺纹钢,全部按工程需要锯成了段段,却发现买错了,拉回六维,尽管责任在用户,老焦还是把货款退了,损失自己担着,没让用户受一点损失。再说配送服务,1987年开始,老焦他们用三轮车、架子车人拉手推为用户送货上门,后来一有了钱,首先购买了6辆大卡车,成立了送货车队,为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一次为一单位送货,因货物超长,白天不能行驶,他们便晚上开车送,到了用户单位,半夜无人接货,六维人露宿一夜,第二天一早把货交到用户手中。这种精神能不让用户感动?现在,六维销售的钢材70%是通过配送服务交到用户手中的。六维已与2000多家大、中企业建立起稳定的配送业务联系,优质服务,畅通了销售渠道,为六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维的物资配送,引起了物资部门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1990年,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明确指出:配送,是物资流通向社会化、现代化、合理化发展的战略手段。国家物资部专题向全国物资储运行业介绍了“零售十配送的”六维模式,许多物资行业的同仁,不得不佩服六维的经营之道,纷纷学习。九十年代初,物资行业中广泛运用这种模式,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老焦搞经营6年多,为六维的发展操尽了心血。创业之初的那种艰苦,现在回想起来,都不敢相信竟能挺过来。白天进货,送货,架子车来,架子车去,快60的人,每天和职工一起装装卸卸,晚上,还要守着货场,夏天晒着毒日头,冬天,啃着凉馍头为用户过磅。老伴心疼,流着泪给老焦捶着腰背,劝他辞了经理的差事,儿女们也都希望他能过上清闲的日子。老焦没有停止他的追求与奋斗。他患急性肾炎,医院为他开好了住院证,他却没在病床上躺一刻,白天照样忙活,晚上回家打吊针。他日日夜夜的奋斗,终于获得了成功。满目青山夕照明,焦振亮在他人生道路上创造了最辉煌的时期,但他同时留下了一生中最遗憾的一件事。1987年,大女儿病重住院,他偏偏又要赶到成都去开经营工作会议,本想早去早回,好好照顾一下女儿,因为好多年中,他关心女儿太少了。可万没想到,等他急匆匆赶回家时,女儿盼父亲,苦苦地挣扎到最后一口气。焦总经理讲到这事,眼里滚动着泪花,白发人送黑发人,怎能不让人心碎。

我问焦总经理,搞经营最费心的是什么,他干脆地讲:“管人。”企业管理的关键就是管好人,这是每个企业经营者都明白而又不容易做好的大事。要说理财管物,难不住老焦,干了一辈子财务,帐算得再精细不过了,可管人,他是头一遭。当初7个人闯天下,心齐劲足,一吆喝,7个人一齐干了,现在200多人,怎样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光靠大声吆喝当然不行。为了管好人,在用工用人上,他依然充满着改革者的谋略,他提出一句暖人心的口号:“进了六维门,都是一家人。”六维的职工来自四面八方,有国家正式干部,分配来的学生,有离退休人员、待业青年,还有农民工,老焦广纳贤士,在六维,不亲谁,贬谁,视同一家人。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全员流动。上级公司派来的,干不好照样退回去。领导的亲戚,工作出差错,照样处罚,不行就辞退,谁也不能讲私人情面。老焦用人,看重德才,中层干部每年一聘,干得好的,继续聘任,不称职的,自动退位让贤,真正的优胜劣汰,六维每年都要流动一些人。分配实行低工资,高奖金,多劳多得。贡献大,工作出色的,拿的钱超过总经理是常事。正是因为充满着强烈的竞争气氛,使六维人一直保持着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当各行各业全面推行用工制度改革,“砸三铁”时,由于心理准备不足,社会上曾引起不小的风波,但六维人却泰然自若,依旧勤奋地工作,因为这里早就没了“铁饭碗”。

冲浪运动,人称勇敢者的运动,因为冲浪者总立于潮头浪尖之上,潇洒地弄潮。焦振亮正是这样一个勇敢者,在改革的大潮中,他总是敢为人先,敢走没人走过的路。他不愿让浪潮涌着他,而是勇敢地屹立潮头,牵动着改革之浪涛,冲向胜利的彼岸。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