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奖状获得者及集体事迹简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7名):
安子恒,男,33岁,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商标印刷车间维修组组长,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带领组员进行技术革新攻克技术难题。1987年以来,完成了主修四台进口KSBA商标印刷机的大修任务,为国家节约、创造价值120万元;负责完成了3台自动卡盒机的技术改造任务,一年可创造价值42万元,出色完成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任务,摸索出一套进口设备零配件国产化的成功经验,国产化率达80%;自制工艺装备项目4个,改造26套输墨间歇机构替代进口,为解决生产急需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贠恩凤,女,53岁,陕西省广播电视民族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名誉团长,中共党员,省政协常委,中国音协理事。她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民族化道路,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辛勤劳动,在音坛影、视、声等舞台录制歌曲千余首,演出3000多场次,多次参加全国重要演出,曾到九个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艺术成就已被载入国内外近10种名人辞典,中外报刊登载其艺术生涯的文章达150余篇。她热爱劳动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救灾、慰问等义演,深受广大群众称赞。1991年评为省广播电视厅优秀党员。1992年被确定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待遇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张广仁,男,51岁,咸阳压缩机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任厂长近10年来,团结领导班子,带领全厂职工,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坚持科技兴厂,调整产品结构,科学决策,强化管理,使企业由一个濒临闭的小配件厂发展成为能生产3大类产品、38个品种的产销两旺的主机厂和机电部生产压缩机的定点企业,压缩机产量在同行业70多个厂家中名列第四位。1985年以来,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1992年分别达到1201万元和227万元,主要经济指标翻了两番。企业被树为咸阳市先进企业。他本人被评为咸阳市优秀企业家。
燕宏恩,男,39岁,陕西澄城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团结带领全厂职工大胆改革,科学决策,从严治厂,使企业经济效益连年增长。1992年企业产值、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24.53%和18.9%,增长幅度居全省同行业之首;产品行销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陕西及西北地区卷烟出口零的突破。几年来,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先进企业、全国烟草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5项荣誉称号。他认真钻研经济、管理等业务理论,所总结的“1243”管理模式得到中、省主管上级的肯定。他关心职工利益,坚持民主管理,尊重职代会权力,廉洁清政,受到全厂职工拥戴。
王根生,男,51
岁,宝鸡氮肥厂机修车间焊工,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他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色完成生产任务。1989年为解决企业扩大生产急需的难题,主动提出攻破自制五号碳化塔技术难关的她议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很快制造成功并达优质标准,为企业节约资金48万元。近两年又组织完成7项大型设备的制造、安装任务,为企业节约资金300多万元。积极组织外协,对外承担加工、制造、劳务服务等,4年累计为企业增加收入100多万元。利用现有条件,经过反复试验,以合格的受检产品获得省劳动厅颁发的“压力容器自制自用许可证书”,填补了本企业空白。
周若祁,男,49岁,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他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教学、科研、工程设计、教书育人和管理工作等方面都做出了优异成绩。先后做了10余项国家级的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任务,并担任工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设计人,贡献突出。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受到国内外同行好评。积极参与组织中日合作研究陕西韩城党家村传统集落,为促进中外科研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日本研究考察期间,多次拒绝日本几家公司待遇优厚的聘请和挽留,毅然按时回国,表现了高风亮节。
拾景水,男,54岁,西安无线电二厂厂长,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他团结带领全厂职工,坚持走改革开放、科技兴厂之路,积极引进设备和人才,狠抓技术改造,不断开发新产品,努力开拓市场,科学决策,强化管理,使企业9年来产值、利润以年均50%的速度递增,199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549.7万元,实现利润686.5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6.94万元,人均创利税7311.58元;企业由一个多年徘徊不前的微利小厂发展成为西安市利税大户、省级先进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他本人荣获西安市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领导干部称号。
张俊尧,男,48岁,西安常压锅炉厂厂长,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任厂长10年来,团结带领全厂职工艰苦创业,使原来仅有28名职工的修自行车小厂发展为生产15个系列的106个规格型号常压锅炉和压力容器、产品行销国内外的全国锅炉制造最佳企业和省级先进企业,1992年上交利税1120万元。他创办了我省第一家民办科研实体“常压锅炉研究所”,取得丰硕科研成果;兼并雁塔化工设备厂后,兴办了高科技的通讯设备厂,经济效益年均递增38%。在他领导下,企业先后荣获全国及省、市各种荣誉称号167项。他本人先后受到省、市、区表彰奖励53次。
刘育玲,女,34岁,西北国棉一厂赵梦桃小组组长,中共党员。她继承和发扬梦桃精神,以身作则,带头实干,7年如一日每人提前40分钟最早到岗做好小组班前准备工作,下班最后离岗给卜一班交满意班,年年月月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和生产任务。她善于管理,勇于创新,带头探索出的班组建设新经验多次受到全国及省有关会议的肯定和推广。团结全组姐妹积极开展劳动竞赛,小组生产指标一直在同行业中领先,6年增产节约共计价值12.93万元,年年被树为标兵班组,她被树为标兵个人。1992年被评为省纺织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刘惠生,男,58岁,陕西略阳钢铁厂副总工程师,中共党员。他在企业近几年面临矿石短缺、原料涨价等困难情况下,为使高炉稳产高产、低耗运行,提出了在烧结矿中配加白云石粉的一套办法,改善了烧结矿性能,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低硅生铁的冶炼能力,并对炼钢提高炉龄和降低铁氧及灰石消耗产生良好作用,一年可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345.56万元。1991年组织10项重大技改项目,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450万元。1992年又组织10多项科技攻关项目。这几年他主持和参与组织科技攻关、技改项目50余项均取得良好效益。1992年被评为陕西省科技兴陕先进个人。
陈延浩,男,58岁,延安炼油厂厂长兼党委书记。1985年担负筹建省“七五”重点建设项目——年加工原油50万吨的延安炼油厂主管业务技术的重任,他艰苦创业,忘我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了任务并节约资金20多万元,受到省经委表彰,获省科技进步奖。面对新兴企业,狠抓基础工作、科学管理、技术进步和职工素质,使企业各项工作很快走上正轨,生产、效益年年上升,成为延安经济一大支柱,199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亿元,实现利税1.02亿元,获局科技进步奖7项。他关心爱护职工,尊重职代会权力,注重民主管理,1992年企业被省总工会坪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
李有华,男,46岁,铜川市铝厂厂长兼党委书记、省人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1983年任厂长以来,团结依靠职工,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和经营管理,科技兴厂,深挖内潜,使企业迅速崛起,生产能力扩大了7倍,产品由3个发展到7大类数10个品种,并远销海外,1992年企业创产值2.05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分别为他始任厂长时的11倍和8倍。他在省内首创以补偿贸易引进资金的经验,得到国家经计委的肯定,分别被《陕西日报》和《文汇报》报导推广。企业被评为省级优秀政工企业。他本人荣获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方德兴,男,33岁,镇安县饮食服务公司镇安饭店一级烹调师,中共预备党员,省政协委员。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勤奋上进,刻苦钻研技术,不仅熟练掌握陕、川、粤等菜系700多种菜肴的烹饪技术,还创出10余种地方名新菜肴,1990年参加北京全国首届青工烹饪技术大赛,以理论、操作双优的成绩夺得银牌。他热爱家乡和本单位,多次拒绝他人高薪聘请,始终安心本职工作。在餐厅一度生意萧条,人心浮动的情况下勇挑重担,出任餐厅负责人,使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当年经济效益居县饮司各门店之首。他坚持文明优质服务,先后受到省、地、县及本单位表彰奖励20余次。
朱林波,女,30岁,西安市供电局校表员。她工作踏实认真,刻苦钻研业务,在历年省、市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多次夺冠。1992年11月在全国电能计量技术比赛中技压群芳,独占室内校验项目头,被国家能源部授予电能计量技术能手称号,颁发高级工证书,聘为工人技师。勇破技术难关,经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试验,终于解决了三相电度表电磁干扰等难题。她注重实践,大胆创新,改善传统的校验方法,大幅度提高校表速度和效率。1991年和1992年先后荣获市局、省局和省总工会授予的“八五”巾帼立功竞赛技术业务能手标兵称号。
丁全苟,男,44岁,陕西蒲白矿务局马村煤矿掘进三队队长,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他任队长10年来,坚怪持在掘进一线带头苦干,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志,敢打硬仗,忘我抢险,不断加强生产和安全管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过硬的作风,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建队10年来,带领全队共掘进尺4.47万米,相当19年的工作量,多次刷新全矿掘进纪录、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0%,集体技术获得省煤巷掘进第一名和全国第十名,连续4年达到国家甲级队标准,先后12次受到矿、局的表彰奖励。
张西源,男,44岁,西安秦川机械厂七分厂55车间工段长,高级工人技师,中共党员。他工作积极主动,勇于攻关,几年间解决技术难题44项。1990年在试产84号产品中制作6台套工装,攻克了关键工序的加工难题,获厂科技发明一等奖;提出更换刀具用材,提高工效两倍,良品率达95%,降低刀具消耗80%。1991年采用数控编程工艺,提高工效200%,良品率提高26%,获厂新技术应用二等奖。1991年至1992年两年间亲手复活产品885个,为工厂挽回经济损失44万多元。1992年加班延点700多工时。从1989年起,连续4年荣获厂级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罗定亚,男,52岁,陕西南郑县板金厂厂长。1980年任厂长以来,带领职工艰苦创业,顽强拼搏,使原来仅有46名职工和41间草房及简单工具的随军家属工厂发展到1992年完成产值700.6万元,实现利税40.18万元的新型企业,各项指标增长均居全县集体企业之首,步入全县工业经济10大支柱企业行列;定型产品从无到有,发展到由5种产品组成的多品种结构,并荣获省优质产品和全国“七五”科技星火计划博览会优秀新产品奖各一项;企业先后受到省、地、县表彰10余次。他先后荣获部、省、地、县表彰奖励7次,1992年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光荣出席省劳模大会。
康书文,男,44岁,渭南地区建筑机械厂厂长兼党委副书记。1991年元月调任该厂厂长以来,带领全厂职工奋力拼搏,使企业在1990年严重亏损的基础上,1991年实现利润11.2万元,1992年实现利润30多万元,两年实现利税总额76万元,连续两年翻番,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增长5倍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2.15万元/人,产品整体出厂合格率达100%,两项产品被评为全国质量好用户信得过产品,企业一跃成为地区先进企业。他主持开发的新产品碾米机获全国金奖,他本人被评为地区优秀共产党员和科技拔尖人才。
金建国,男,35岁,陕西省东风机械厂二车间车工班班长,陕西省劳动模范。参加工作15年来,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技术,先后在车工技术比武中3次夺得全厂第一名、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第一名一次。他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几年来改进刀、量、夹具和自制工装50余项,解决了生产难题,创经济效益70多万元。1989年至1992年4年间完成12年半的工作量,创全厂最高纪录。复活产品300余件,为厂挽回经济损失8万元。修旧利废、节约原材料近万元。1981年起,连年被评为厂级先进个人。在他带动下,班组年年月月出色完成生产任务,年年被评为先进班组。
杨桂林,男,59岁,略阳县人民银行行长、党支部书记,陕西省劳动模范。他参加工作40多年,先后受到国家、省、地、县级表彰奖励30余次。1987年县人行恢复时勇挑创业重担,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完成建行任务,5年间组织资金1.28亿元,发放各种贷款1.11亿元,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了突出贡献。在1990年7月的特大暴洪中身先士卒,带领职工抢救出现金500多万元、金银60多公斤。他一贯坚持党性原则,廉洁奉公,经手审批贷款近300笔,总额达2亿多元,一尘不染。团结党政工团,强化思想政治工作,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县人行带成为连续4年受省、地、县表彰的先进单位。
贾亮晓,男,45岁,榆林卷烟材料厂厂长、党委书记。10多年来,服从组织分配,勇挑重担,先后使5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1984年至1990年任府谷水泥厂厂长,使企业内部管理各方面很快走上正轨,圆满完成二项技改工程,企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荣获省级先进企业、文明单位等称号。1991年调任卷烟材料厂厂长,团结带领全厂职工,积极深化改革、狠抓经营管理,开发新产品9个牌号,1992年的企业销售收入527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倍,实现利税820万元,使原濒临倒闭的企业一跃成为全省156家利税大户之一。
米辉,男,35岁,宝鸡市第三汽车运输公司货车驾驶员,中共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1988年从部队复转到公司以来,工作积极,勇挑重担,主动请求驾驶难度较大的重型车辆;遵章守纪,廉洁奉公,从不坑骗、勒索货主和收取不义之财;爱护车辆,精心保养,从未在外发生抛锚;谨慎驾驶,文明行车,安全行驶总里程达26.75万公里;认真负责,优质服务,从没出现货损货差现象;多拉快跑,效益显著,1992年单车完成营运收入9.32万元,创利润2.44万元,节油1327升,行程7万公里,生产指数居全市先进行列。1992年被评为市十佳青年和“八五”立功竞赛先进个人。
罗丁有,男,48岁,金堆城钼业公司百花岭选矿厂工人,中共党员。他长期坚持在重、苦、脏、累的碎矿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经常加班加点,为抢修设备,吃住在岗位上。1990年他在抢修设备中大幅度缩短工期,使全厂生产钼精矿90吨、硫精矿2000吨,多创产值140多万元。他还大搞技术革新活动,1992年提出并参加降低碎矿粒度的技术革新项目,使碎矿粒度由40%提高到95%,电耗由34度/吨降为31.8度/吨,使企业增加经济效益300万元。同厂攻关组一起推广应用皮带冷胶新技术,综合效益达数十万元。1983年来,连年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者。
党志稳,男,41岁,安康地区中药厂厂长,中共党员。1984年起担任生产经营副厂长,先后参与、主持开发新产品17项,其中乳康片和绞股蓝系列产品先后荣获省和国家及奖励16项,产品畅销全国并批量出口。1990年任厂长后,注重班子团结,深化企业改革,加强经营管理,狠抓技术进步,关心职工生活,支持工会工作,尊重职代会权力,带领全厂职工积极发展生产,使一个仅有250名职工的小厂,199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84万元,实现利润269万元,两年利润分别增长47%和89%,产值、效益增长幅度居全省同行业之首,一跃成为安康地区利税大户和支柱产业。
路震霄,男,45岁,陕西省粮油机械厂厂长,中共党员。1984年任厂长以来,团结企业党政工,带领全厂260名职工艰苦奋斗,拼搏进取,使原来长期在亏损边沿徘徊、被列为“停、转”对象的企业改变了面貌,产值、利润、利税总额分别以年均21.8%、14.5%和20.1%的速度增长,1992年分别达到833万元、66.86万元和114.4万元,分别是他始任厂长时的5.24倍、2.91倍和4.2倍。他尊重职工主人翁地位,重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清正廉洁,严于律已,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促进了企业党风厂风建设。企业先后荣获部、省、市级各种荣誉称号25种。他本人荣获陕西省商办工业优秀厂长称号。
胡宝昌,男,30岁,西安铁路分局凤州工务段养路工。他参加工作12年来,兢兢业业,对工作极端负责,自1989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段安全先进个人和先进生产者,1992年荣获西铁分局标兵个人和郑州局先进生产者。他视国家财产如生命,多次勇敢地同盗窃铁路器材的坏人作斗争。1993年元月19日零时30分在与工友王培良一起同盗窃铁路器材的歹徒作斗争中,被歹徒用铁器猛击头部,致使颅骨破裂,经抢救无效于1993年元月21日1时光荣牺牲,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革命英雄主义正气歌。
来辉武,男,44岁,中国咸阳保健品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陕西省劳动模范。他从60年代起,含辛茹苦,博览历代医学名著,广研前贤医案、验方,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研制发明了505神功元气袋及其系列医疗保健品,并使产品以良好的信誉和神奇的功效迅速风靡海内外,连获国际国内50项金、银、铜奖,为数以千万计的患者解除或减轻了病痛,填补了我国医疗事业的一项空白,带动了医疗保健事业的新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2年企业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双过亿,上交税金逾千万元,成为咸阳市、陕西省乃至全国的利税大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