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市海女“八仙”
记者 张西凤
4月23日,一个好热好热的春日。秦川厂工人文化宫门前,一大早便也“热”了起来。“陕西省女职工学经济进市场地方产品展示串销会”在这里举行。各种颜色的彩旗、语、横幅在空中纵横,四面八方的人朝这里汇集。
女工,自然是今天的主角。在一张张桌子摆成的柜台前,一个个女工身披绶带,笑迎顾客来宾。
有百余个厂家的女工组织参加了这个串销会。她们有的是宣传本企业的产品,如电器、纺织品、餐具等生活用品,还有妇女医疗保健用品三八妇乐、洁尔康、乳康罩、药物裤等应有尽有,应接不暇;她们有的则是展示自己巧手制作的挂包、服装、刺绣等日用、工艺品,也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女工们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从生产领域入手的女教师
在场地的东边,我和一童装女摊主聊了起来。她兴致勃勃地告诉说:
“我叫孙映慧,是澄城职业中学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教师,1991年毕业于省教育学院首届服装大专班,去年开始在教学之余主要从事童装、校服的设计与制作,为参加这次女工串销会,我和丈夫拿出千余元搞出了18个品种60多件童装。今天,主要想让我的产品在这里接受市场的检验,不图赚几个钱。”
我问及她以后的打算,她信心十足,说道:“我和丈夫想在澄城县搞一个‘前店后厂’式的服装公司,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才能,每周推出一款,让我们的产品先占领当地的市场。我看,要致富还是要向南方人学习,从生产领域人手。”
自制作品上市场,还是头一回
串销会上,有许多平时属于女工业余爱好,自己制作、供自己使用和欣赏的东西,今天也大胆地走出“深闺”,加入了商品的行列。
这些手工制品虽然还略显质朴,但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点,它才展示出耀眼的光彩和魄力。
7号摊位前,铁路信号厂女工巧手制作的美观大方实用的挂包、围裙等吸引了不少顾客。一中年男性买了一个红色格呢旅行包当即背在肩上满意离去。中午刚过,她们的产品已卖出大半,早已收回成本。女工干部的脸上洋溢着欣慰之情。
有了这番成功的尝试,她们计划以后搞一些来料加工或代销业务,在市场的大海里游得再远一些。
讨价还价谈生意聪明女辈
这是一个销售踩垫、坐垫的摊位。从销售小姐身披的绶带上得知是铜川市纺织厂的。
当我刚开始和销售小姐交谈时,两位女顾客来到这里打断了我们的谈话。
“请问你这垫子咋卖?”
销售小姐报了价格。
“能便宜些吗?”女顾客似乎看上了这种东西。
“能要多少?”销售小姐反问。
“假如价钱合适的话,我们买上六七十。”看得出女顾客的老练。
“你们要那点儿,不太好办,就这价,韩城矿务局一订就是几百。”销售小姐好象更高一筹。
“我们有个商店,如果价格能优惠一些,咱们可以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女顾客。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销售小姐好象有点心动。
当得知女顾客是庆安公司工会时,销售小姐说: “我们都是工会系统的,今天是咱们工会的活动,我们的价格今天已是很优惠了,你们要诚心买的话,再优惠5毛1块,再不能降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她们终于成交了。
串销大会结束了。据不完全统计,成交额达40万元之多。至于此次串销的经济效益我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这个“窗口”,我们看到了广大女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甘落伍、自强自立的精神也正似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奔涌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