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5月01日
第4版
04

从日本人的“隐忧”说起

(江西) 杨致武

笔者有一位朋友近日随某考察团访日归来,无不为日本人的贫困心态与危机意识所感动。他们和日本人交谈,随时都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们是坐在金矿和火药库上的。”其实,日本人口虽然只有一亿一千多万,但拥有国民生产总值占亚洲的75%,储蓄率高于美国10%。尽管如此,政府并不向国人炫耀如何富有,却在电视台设了《四十六年前的今天》这一特别节目,让国人不要忘记当年的苦日子和穷样子。

40多年前战败后的日本十分贫困,今天居然又十分富有,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借鉴之一是卧薪尝胆,顽强拼搏的精神。日本是一个人口密度较高,资源严重贫乏的岛国,粮食自给率仅为三分之一,发展经济完全靠“两头在外”,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人并没有气馁,而是靠艰苦奋斗精神,靠发展高科技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成为亚洲首富。借鉴之二是小心谨慎,励精图治的谋略。日本人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人们兢兢业业,注意国际形势的变化,时刻提防不可预测的“经济地震”。正因为如此,无论国际经济形势如何震荡,但日本的经济仍然保持着稳定高效的发展形势。借鉴之三是永不自满,居安思危的意识。日本人在贫穷时没有灰心丧气,富裕了也丝毫没有流露出半点骄傲和自满的情绪,而是把坐在金矿上比喻成坐在火药库上。日本人正是靠这种穷不馁、富不骄、居安思危的“隐忧”意识,才不断迸发出强烈的内在动力。

日本由一个贫穷的岛国,跃居为世界经济强国,充分说明了国家之强衰,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物产资源如何,而关键取决于有没有那种思富、会富、敢富的气魄和越富“隐忧”感越强烈的意识,然而这种气魄和意识,正是奔向富裕之路的活力所在,它比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等优势更为重要。我们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解决了1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正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但比起日本国来说,其差距确实不小。然而,贫穷也不是中国人的固有产物,我们国家经过1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经济发展呈现出更快更猛的势头。笔者认为,只要注意借鉴日本人的“隐忧”这一宝贵经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断进取,我们的国家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也一定能够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