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的中医眼科真了不起!”
——记眉县眼科大夫赵培荣
我省眉县齐镇,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在中国地图上也许找不到它。然而,它在海内外广大眼病患者的心中却占据着十分神圣的位置,因为这里有一名被广大患者誉为“眼科神医”的大夫赵培荣。每天,从全国各地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千里迢迢前来这里求医的眼病患者络绎不绝,眉县县城和齐镇的旅馆、饭店也因此而客满为患,为当地带来了多少繁荣和兴旺!赵培荣连同他所在的小镇的名字,一起走上了影视、书刊、报纸和电台等海内外传播媒介,一起为公众所炙手可热,许多大医院甚至西方发达国家的一流医院无法治好,被确诊为不治之症的眼病,被赵培荣大夫出乎意料地一一治好了。不少外国友人伸出大姆指夸赞我国的中医眼科了不起,夸赞赵培荣是中国人的骄傲!
赵培荣出生在乡村,小时候看到父母和很多乡亲为眼疾所苦,有些人终生生活在黑洞洞的世界里时,便发愤要钻研眼科学,攀登科学高峰,为天下所有的盲人带来光明。他苦心研读了《内经》、 《伤寒杂病经》、《本草纲目》等数十本古今医著,还学会了中药泡灸法和各种中药制剂法,并亲手在自己身上学会了新针疗法、经络疗法、挑治疗法和水针疗等,使他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医疗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为了开阔眼界,广采众长,赵培荣还于七十年代深入民间考察。在兴平,赵培荣挖掘了相传300多年的兴平杏核凉眼药;在汉中,赵培荣仔细观察了祛风明目的谷精草;在华山,赵培荣打听到老道用沙苑子熬汤治目昏;在平凉,赵培荣跟一位老名医学习做手术;在渭源,赵培荣学会了背上挑刺治胬肉;在甘南,赵培荣亲眼看到一位藏民用大黄叶捣烂外敷清目肿;在川西,赵培荣收集到青盐点眼能止泪;在川北,赵培荣懂得了内服蚕砂退目翳。30多年来,赵培荣先后拜名师18人,走了上万里路,积累了1000多个单方、验方和秘方,总结出一整套治疗眼病的中医妙法。
赵培荣清楚地意识到,目前中医眼科严重滑坡,几乎面临灭绝的境地,为了抢救这一国宝,赵培荣夜以继日地投身到这一冷门学科的研究工作中。他白天看完病人,晚上就开始读书、实验和反复论证,常常熬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赵培荣先后研制成功了配方科学合理的“通光散”、“复光丹”、“中浆明”、“眼伤宁”、“降压明”和“春卡净”等眼科新药,填补了国内外在治疗眼科慢性病、疑难病、眼底病、中心性视网膜炎和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方面特效药的空白。
国外的不少机构和客商,看中了赵培荣和他的眼科新药,纷纷邀请他去国外办医院、办药厂,可赵培荣均一一谢绝了。他说: “去国外虽然能发财,可我的根在中国,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我已同中国大西北的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将把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它!”(卢新智 关存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