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商”
焦仁贵
中国人的教子,有着悠久的历史,以胎教始,以成“龙”终,其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古书记载,孟子还在母腹中噪动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唯恐坐了摆得不正的席子,吃了切得不正的肉块,会影响到即将出世的小宝贝,使他出世之后变得行为“不正”起来。这就是中国人有名的“胎教”。伴随着儿女的降生、出现了孟母断机、岳母刺字等等许多故事,不胜枚举。存留在历史文献中的,还有许许多多的教子书、责子文、诫子诗、训子词。这一切,无非都是为了一个字:“龙”。望子成龙是中国人教子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所谓“学而优则仕”则是成龙的一条必由之路。
家父不识字,却也未泯望子成龙之心,常常现身说教:“我那时候家贫,兵荒马乱的年月,没条件读书,这一辈子只有做个睁眼瞎了”。随即严厉训责我:“你再不好好读书,将来只有打牛后半截”。这是父亲的训子词,也是千千万万农民的训子词。不用说,父亲的期盼就是让我们当干部当官。
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教子词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望子成龙”已不再是一些家长的向往和追求,而成了一些人的忌讳。请听听沿海人的训子词:“你要好好学习,不然的话,你毕业后只能到机关里去工作”。“再不好好读书,你长大只能去当干部”,“你要自己没本事、将来也就只能嫁个干部。”
由“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由“望子成龙”到“望子成商”。由当干部为学习的目的到经商赚钱为学习的目的。这些一百八十度的观念大转变实在是了不起。过去,人们削尖脑袋往“官”道上奔,想方设法往机关里钻,不顾一切往干部队伍里混,无非是因为官道有权,能为自己谋点小利,机关里安稳,平缓无风险,当干部舒服、铁交椅。一支烟一杯茶一张报纸看半天,日子好混。而官场、机关、干部中的过去被人所羡慕的这一套,现在成了人们所厌恶的东西。谋小利吗偷偷摸摸,提心掉胆,动不动就成了这个风那个风,冷百姓齿牙。那如自己风风光光,潇潇洒洒地经商赚大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呢?
我不主张把“官”道弄得那么不值钱,把干部弄得那么臭,似乎没本事才去当干部,当干部是一种耻辱。官行也是一行,在这个行当里也应引起激烈的竞争,选贤任能,优胜劣汰,官变面貌,干部改变形象,照样还是受人欢迎的一行。照样能发挥自己的才干。这主要靠干部自己去改变了。
训子观念的转变,是对官场的一种挑战,其影响和后果在下一代。但它毕竟开了个好头,我们期盼着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