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6月01日
头版
01

既要上得早,更要上得快

谈到发展经济,人人都说要“抓住机遇,大干快上”。笔者以为,机遇固然重要,抓不住就会坐失良机、失之交臂。但抓住了,也不一定就能搞上去。联系我省实际,有许多事情常常令人扼腕叹息。

我省有许多产品在全国都算起步比较早,如自行车、手表、照相机、彩电、空调器等。有的还曾辉煌过一阵子,大都有很好的发展基础,不能说是抓得不早。但几经波折,有的在市场上早已消声匿迹;有的虽勉强支持,但已明显处于不利境地。

远的不说,就现在的一些产品来看,这种趋势仍在发展。我省彩电曾在全国名噪一时,几种牌号的电视机多次在全国评奖中取得好名次。有一年,三种彩电同时在全国彩电评比中获得国家银质奖,而且排名在前几位,被电子行业称作是刮起了“西北风”。在抢购风潮过后的这几年,全国性的彩电大战愈演愈烈,各厂家纷纷采取相应对策,或调整产品结构,大上大屏幕彩电等新产品;或实行联合,几个厂组成彩电集团,扩大产量,形成规模经济,成为实力雄厚的“国家队”,在国内市场上独霸一方。我省的几个厂家,虽然也竭力挣扎,但终究由于联合不起来,孤军奋战,使优势变为劣势,强者不强,弱者愈弱,有的已经完全陷入困境,前途堪忧。如不采取新的对策,再过几年,我省的彩电也许会重蹈自行车、照相机、手表等覆辙,在市场上被完全挤掉。

彩电、冰箱大战之后,今年的空调大战狼烟四起。按说,我省的空调器生产厂在国内算是老字号了,七十年代就开始研制生产,装备、技术都颇具实力。但遗憾的是,发展速度太慢,最近两年,产量一直在两万台上晃动。去年,已被挤出前10名,在舆论上已输了一筹。目前在市场上争夺空调器“霸主”地位的几家企业,有的过去并不那么出名。以江苏太仓冷气机厂为例,这个厂只有800多名职工,而且是个集体小厂。论规模、论实力,都比不过我省的空调器生产厂。但他们的发展速度却快得惊人,去年,“江南”空调的产量已达七万七千多台,赫然位居全国第三,并且成为“中华国产精品推展会”向全国消费者推荐的十二种国产精品中唯一的空调器产品,最近又获得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权威认证,发展势头很猛。今年头四个多月,“江南”空调已经在西安市场上销售2400多台,超过去年全年在西安的销量。去年,这个厂实现产值两亿二千万元,今年计划五亿元,可望达到六亿元。

把我省的企业和外省的企业进行一番比较,并非说我们一无是处。我们也有成功的范例:生产“长岭——阿里斯顿”电冰箱的长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于新品开发早、产品质量优、生产规模大,因而在“冰箱大战”中站稳了脚跟,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目前已经跻身于国内六大电冰箱生产厂家之列。

横向比较,可以更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弱处和不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有些,我们已经失去了,后悔莫及;有些正在失去的,或许可以去努力挽回败局,重振雄风。

笔者以为,市场是公正的,也是无情的。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不但要在质量、品种、服务、舆论等方面下功夫,而且要有覆盖市场的能力,要形成规模优势。也就是说,不但要上得早,而且要上得快,我们有许多产品正是由于上得慢而逐渐失去优势,以至于被淘汰。但愿我们的企业能从中悟出一些什么。 (董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