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之恋
多硕
晓冬
“五一”,康锁和小荣结婚,他们那帮哥儿们姐妹们忙得不亦乐乎。在兰新,年轻人找对象,象他们这样短暂相触就结成的一对,却是不多见的。很多人羡慕,说兰新复线为他们牵了姻缘之线,他俩也都乐意承认是一见钟情。
他们两个,一个陕西人,一个山东人,康锁5年前毕业于铁道学院,分配在咸阳铁二十局建工处试验室。出于对工程处深沉的爱,小荣前年从铁十四局技校毕业后,放弃了跟父母回沿海城市的机会,只身来到建工处机械队宝中工点。去年九月,他们同时奔赴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兰新复线建工处工点。两条年青的轨迹就这样相遇了。
初次见面是在项目部会议室。彼此相见一笑,即发觉《能够认识你,真好》流露的诚挚。小荣在宝中工点时,队领导出于关心,曾为她牵线找过对象,可她总是没有感觉,与之相处,心与心就象宇宙的星星那样缥缈。相识康锁后,由陌生到熟知,她觉得她选择配偶的理想目标明确了。是兰新复线把他们两颗心系在一起的!康锁常这么想。通过几次接触,娴静、俊秀的小荣成为他心中恋人的形象。
继而,小荣给康锁写了一封无名信,委婉表达了对他“喜欢”,告诉他常到她那里坐坐。女孩给男孩写信起码也是一种勇气,“为什么女孩就要处于被动地位呢?”提笔前,小荣这样地想:“古代不是就有穆桂英向杨宗保表示爱情吗?”于是来了个“凰”求“凤”!康锁阅信后,真想立刻就去向她吐露他的心愿,他的情愫,他的快乐。可觉得别人既然给他写信,如果不写几句话,也显得太没水平。为了写好这封信,他打开鲁迅先生的《两地书》翻了翻,觉得很失望,因为那里极少有情啊爱啊之类的话。转念又想,常见面的,写信岂不成为多余?因此,复信成为美丽的遗憾。
他们的爱情故事很平凡,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缠绵悱恻,像小河流水一样平静自然,而又欢快晓畅。在兰新,他们享受不到美酒加咖啡,卡拉OK之类的都市文明,没有树影婆娑的林阴道。然而,他们拥有最真实的大自然奏起的风沙交响曲,还有逼人的寒意。他们走的是坎坷崎岖的小路;脚踩凹凸不平的路基——不知尽头的轨道。从黄昏走进薄暮,直到夜帷四合。朦胧中只听一声汽笛长鸣,一列特快列车飞驰掠过。远处,山顶上三两盏明亮的灯火,像低垂在半空中的星,摇曳着温馨而悠远的梦意。
他们带着快慰的心情回来,常常沉醉地微笑,抖落了满身疲惫,甜甜地进入梦乡。五个月后,瓜熟蒂落,他俩定于“五一”结婚。
婚礼设在不算豪华的新时代餐厅,一副醒目的对联贴在大门两边。上联:康锁小荣结伉俪白头偕老;下联:兰新复线创业绩造福后代。厅内气氛幽雅,桌上放着花生、瓜子、核桃、糖、香烟。来参加婚礼的有在兰新复线督战的处领导,项目部党、政、工、团的领导,康锁的父亲(前一天从陕西赶来),更多的是和他俩一样,大、中、技校毕业的年轻人。一年到头流动在各个工点,婚姻几乎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难题。但今天他们都很活跃,这些互称娘家“他舅”和婆家“他叔”的年轻人,戏谑地要求康锁、小荣谈谈恋爱经过,闹得不可开交。在偶尔的寂静中,也会想到自己,半是羡慕,半是憧憬,夹着一缕淡淡的惆怅。脸上挂着笑容的同时,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他们俩呢?羞怯地站着。
(题图作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