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创造条件 大力支持
宝鸡县乡企大唱重头戏
本报讯 宝鸡县把乡企作为振兴全县经济的战略重点,创造条件,大力支持,乡企迅速发展。目前全县有乡企17110多家,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基本形成工业为主体,农工商等全面发展格局。
为加速乡企发展,县上四套班子挂帅,成立由乡企局、农行、税务、电力等部门领导参加的乡企协调领导小组,解决乡企发展中的问题。去年杨家沟乡大王村与西安交大组建合资企业,协调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办照、信贷、税收、供电等问题。针对境内大中型企业多的优势,县上制定发展横向联合的措施和优惠政策,为乡企寻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靠山。同时大力开展招商招厂招贤活动,鼓励国家干部领办承包企业。
县上把乡企发展情况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县、局、乡领导人人身上有指标。并规定,全县乡企完不成年任务,县党政主要领导下浮一级工资,税务、电力等领导下浮半级工资,2年完不成任务,县乡企局长自动离职,乡镇主要领导三年完不成任务,就地免职,不易地安置。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去年宝鸡电石厂因车皮紧张,产品运不出去而停产,分包该企业的刘县长得知后,立即与铁路部门联系,解决了问题。
县上各委办局上门为乡企服务,先后给428个企业解决资金4165万元,同时为一些企业解决物资、电力供应、产品销路、企业管理及领导班子等问题,使84个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县乡企局技术服务站专门为企业收集和传递各种信息,县农行通过《金融信息》为企业提供市场动态。外协办、计经委、科委等部门也积极为乡企牵线搭桥,提供最新科技动态。
县上还引导乡村工业向高新技术产品进军。今年新建的80个企业中,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有18家,固定资产投资6447万元,部分已投产见效。全县乡村工业已向股份合作制迈进,8家试点企业进展顺利,全县涌现出3个亿元乡镇。全县乡村工业出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本报记者 宫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