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09月18日
第2版
02

兵味未改壮志酬

三载的羁旅磨练,培育和造就了他坚韧不拔,扎实严明的军风。他叫王亚东,24岁,一名普通的司炉工。

1989年,亚东从部队复员刚来时,正逢厂里开展生死存亡的冷修大战。“时势造英雄”机会给了他施展本领的时机。脏活累活抢着干,他硬是把领导的关心当成“耳旁风”,不知疲倦地跑到最艰巨的大窑工地,50多公斤重的一袋子芒硝别人一次只能拿一袋,可他凭着结实的身体一次就抓起两袋子,步履骄健地穿梭在施工场地,据统计,每天他搬运都在70袋以上。工友们风趣地说:“瞧,有咱炮兵娃子这股劲,厂子兴盛就有盼头了。”

司炉工,这个既脏又累的工种如今分到了他身上,亚东没有象别人那样怨声载道,而是不讲价钱默默无闻地挑起了工作。一次,班上设备出了技术性故障,亚东三天坚守在车间里,查资料、找办法;在职工的配合下反复调试,最终满意地完成了任务,可他竟然因为饥饿差点栽倒在锅炉旁。

假若说军队打胜仗是靠严明纪律的话,那么,亚东在这方面决不含糊,工作上赢得了工人的信赖。一次,天下大雨,亚东没有来得及开班前会,尔后就按规定交了罚款。大伙说这不能算数,可他却温和地说:“既然制定纪律,就该遵守,决不能姑息迁就。”

王亚东在连队时受过嘉奖,进厂后又多次受到车间表彰。在工作上他保持了部队的严格纪律,4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没有出过一次生产事故。现在他当上了师傅,碰巧徒弟和他同姓,出现了以师带徒,“二王”相争的竞赛局面,激发了班组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张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