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3年12月25日
头版
01

把我精髓抓住实质

——学习《邓小平文选》三卷的一点体会

高盈民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十年来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邓小平文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的精髓。学习《邓小平文选》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精髓,抓住这个实质。

(一)

邓小平同志一贯坚持并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在领导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某些原则、本本教条式的和对社会主义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理解,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文选,更使我们深切地感到,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也是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实践中,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做好工作的根本保证。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有巨大的勇气和大无畏精神。邓小平同志在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非凡的胆略和巨大的勇气,排除了各种阻力和束缚人们思想的禁锢,引导我们的事业不断迈向新的胜利。

我们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创造性工程,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书本里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走符合实际的路子。要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勇气,要有敢“闯”、敢“冒”、敢担“风险”的胆略。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内陆省份,封建思想和小生产者习惯势力的影响较深,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小富即安,不愿接受新事物的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显得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冲破旧思想、旧传统、旧习惯的的严重束缚,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总结、提高和发展。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深入实际并对客观事物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坚持实事求是,首先要对“实事”弄清楚,即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然后才能找出它的规律。中国的国情,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面对的最大“实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正是从中国的“实事”出发,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出了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方针政策,使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我们所在的省情、地情和各自行业、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要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就必须经常深入实际,到工厂去,到学校去,到一切有职工群众的地方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和处理前进中的实际问题,切忌高高在上,脱离实际。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防右反“左”,冲破“左”的思想禁锄。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左”和右都曾为革命事业造成过大的损失,我们党历来的态度是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在我们党内具有时间长、传播广、影响深的特点。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带有革命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这些论述,既是对几十年来斗争历史的深刻总结,又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对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防右反“左”的思想有重大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左”的东西不断以新的形式冒出来。当前,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中引进“外资”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产权制度、发展非国有经济、建立市场要素等问题上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防止“左”的思想影响和干扰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坚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大胆改革,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要建立一种鼓励人们求实创新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政策,我们党从我国生产力水平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等各种改革制度,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目前干部人事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提出的那种“是非功过不清,赏罚不明,干和不干一个样,甚至干得好的反而受打击,什么事不干的,四平八稳的,却成了不倒翁”的问题,至今在一些部门和单位依然存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迈开新步子。应建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通过考核,对于思想解放勇于改革并有实绩者要表彰、记功、提拔奖励;对于改革中因经验不足有失误者应帮助、保护,不要过多指责和批评;对于安于现状、四平八稳、长期工作无起色者要批评、教育,仍无效者,应从领导岗位撤换下来;对于不干实事,只是评头品足者,甚至造谣生事者要批评教育以至处理。要形成一种能者上、庸者下的干部人事机制,要树立干部无功便是过的意识,鼓励人们求实创新,开拓奋进。

(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启发并引导群众的自觉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的事业就能取得胜利。革命年代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如此。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经常教育全党同志要发扬艰苦朴素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这些不仅反映了小平同志的群众观点和高尚品质,同时,这些作风和风格也是邓小平同志成为一位杰出的总设计师的真谛。

密切联系群众,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目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权谋私和腐化堕落等消极腐败问题在一些部门和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仍严重存在,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利益,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当前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深得民心,对于密切联系群众,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的各级干部、特别是工会干部都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这方面为广大职工做出表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