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即顾眼前 又想长远
——工会组织怎样送温暖
综述
元旦已过,春节将至,各级工会组织一年一度的“送温暖”活劫又拉开了序幕。
据悉,今年全国总工会筹措345万元下拨地方工会用于送温暖活动,全总的10个慰问团已奔赴基层。我省总工会也已筹集了40余万元用于今年的送温暖活动,各地市产业及系统工会也纷纷行动,走访困难户,送去慰问品。
送温暖活动始于1990年,每到“双节”,各级工会组织冒着天寒地冻,把党、政府和工会组织的深情厚意送到困难职工的心坎上,增强了职工队伍团结,促进了社会稳定,是一项得民心的实际措施。但也应看到,这种慰问主要是为让特别困难的职工过一个好年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挖穷根还需要各级党政工组织常抓不懈,治标又治本。
这就好比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燃料耗尽了,当然我们可以推车而行,但及时加注燃料,让引擎勃发澎湃动力驱动车轮显然更好一点。年关将近,为贫困职工送去一些救济金有必要,致力常年帮困扶贫更有必要。
据调查,今年我省约有20万职工工资收入减少甚至没有工资收入,尤以煤炭、建筑、森工、纺织、农垦、兵器等行业为甚。省建筑系统有12个企业停、减发职工工资,铜川矿务局有473户人均收入仅10元钱,无法维持基本生活需要。铜川市去年1至8月停发、减发工资的企业为26户,占直属企业总数的40%!全省各地都有一些企业一年,甚至二年三年停止报销职工医药费!显然,仅仅靠春节送温暖活动的这点钱是难以解决这些问题的。
贫困职工其所以贫困的原因一般有四:首先是家庭人口多,就业人员少;其次是天灾人祸;第三是“双停”企业职职工收入减少;第四是无致富的技术、资金、门路或带头人。深入调查研究,对症下药乃是挖掉穷根的根本出路——
我省耀县总工会改变年年访贫问苦、年年“输血”不治病状况,在政府支持下,去年初安排了4家特困户的5个待业子女就业,现在这4户人均月收入均达30元以上,已基本脱贫。
陕西鼓风机厂423名“一头沉”职工中有42户家庭异常困难,厂工会曾投入1.5万元进行救济,但无济于事,后来他们改为无息贷款,发放给经考察可行的个人致富项目,很快收效。5年中用2万余元作流动资金,帮助19户职工脱了贫。
省邮电工会也是采取这种办法,以20余万元资金周转6年,扶持了320多户职工和6个集体,并在榆林、汉中、商洛建立了扶贫基地。该系统各基层工会采用无息贷款扶贫1500人次,这些职工中,85%脱贫,6%致富。
最先实行此举的我省总工会,从1986年就发放无息贷款33万元,重点集中在40个贫困县和十个困难的行业。据统计,所扶植的2万户中,已有56%以上脱贫,而且还款率高,资金周转快。
这种调动内因生机,借助外因起动的方法深受职工欢迎。二三百元的救济款,主要用于消费,而无息贷款一般均在一二千元以上,对职工来说无疑是再生财源的本钱,从改革中找办法,靠发展解危困,无疑也是送温暖的根本出路。 本报记者韩庚
▲陕西鼓风机厂铸造车间普工王忠孝,是个“一头沉”前些年靠百十元工资养活5口人,生活很困难。1991年厂工会贷给他1000元,养了200只鸡,从此起家,如今已在临潼代王镇上开设了五金门市部,走上富裕道路。这是王忠孝和妻子正在接待顾客。
柳影摄
▲去年春节前,工会组织曾慰问过的一户贫困职工,如今面貌依旧。
韩庚摄于9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