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今昔十年两不同
地图荒变成地图热
本报讯 西安地图出版社社长徐国华十分感慨地对记者说:“曾几何时,谁还能想到今天地图热竟能热到此种程度。”他反过来又说:“现在人也很难想到10年前地图荒能荒到一种啥地步。”
西安地图出版社是西北唯一一个专业社,也是全国排名第二的大出版社。10年前,地图产品仅有10种,年产值55万元,利润10万元。而现在地图产品140种,年产值250万元,利润70万元,年利润超过10年前的年产值。
问及原因,徐国华社长说:“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沸腾的社会经济活动带动了地图热。”他分析说,10年前这10种地图都是单张的交通旅游图,而现在交通旅游图不仅由单张发展成册,而且一个跟斗翻至40余种。最使人惊目的是10年前连个概念都没有的工贸地图已成为西安地图出版社的拳头产品(年出品50余种),在地图地理信息载体上强调和附加经济信息要素,已成为一种潮流,且势头甚猛。现在,各地市有工贸图,各县有工贸图,有些乡镇也跃跃欲试要搞自己的工贸图。人们只知道广告独找新闻媒介,殊不知广告在地图出版社也长长地排着队,各企业各经营单位已经看红了地图的正反面,认定这里也是他们有效的生财之门。
在谈到社会经济与地图的关系时,徐国华社长说:“社会需要地图,社会经济活动需要地图,地图帮助人们致富,富裕起来的人更加倍地需要地图,富则思游、思乐嘛,这又是交通旅游图大热的原因。” (翟龙 任连胜 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