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了2000年的承诺
——省卫生厅负责人就消除碘缺乏病答记者问
本月5日,是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我省14至20日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周活动,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义。
耿副厅长在谈到缺碘病在全国和我省的状况和防治时说:我国大陆除上海以外,其余29个省、市、自治区有1762个县有碘缺乏病流行。全球约有10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其中中国有4.25亿。占40%以上全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80%以上因缺碘引起。这类患者还在以每年新增100万的速度向上增长。我省是缺碘病的重发区,全省88个县(市、区)属病区,1400多万人口受到威胁。据1975年调查,全省共有地甲患者近百万人,克汀病人3万多,数十万人智力低下。如安康市桥亭乡去年总人口1837人,缺碘患者317人,智力低下、痴呆聋哑傻的占总人口27%以上。这说明消除此病势在必行,的确刻不容缓。
1991年李鹏总理代表我国在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的《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行动计划》上签字,承诺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去年9月,国务院在京召开“中国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动员会”,并作了具体部署。
在谈到今后的任务和我省的措施时,耿副厅长说,过去,我省采取食盐加碘的综合防治措施,治愈病人88万,1980年在全国第一个达到了基本控制地甲病的省。近年,由于一度松劲,管理不善,执法不严,致使部分地区非碘盐流入病区,冲击碘盐供应,使病情回升。如92年对榆林地区调查,采集当地住户食盐326份,仅2份含碘,问题非常严重。去年12月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提出到1996年全省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和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贩卖私盐的不法行为,保证病区群众吃上合格碘盐。
在谈到这次活动的内容时,耿副厅长说,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碘盐与健康——实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病,要求第一阶段在大、中、小城市进行,设立宣传点,利用展板、广播、电视、报纸、健康教育咨询、发放材料及张贴画等形式进行碘缺乏病宣传;第二阶段主要在农村,宣传对象是家庭主妇和学生,要求各乡镇书贴固定性标语,让病区学生上一堂防治课,学会《碘是智慧的元素》这首歌。
本报记者薛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