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07月02日
头版
01

医者楷模 时代风范

——记解放军三十五医院主任医师马振峰

本报记者张栋

马振峰,一位普通的军医。40多年来,他以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实现了自己高尚的人生追求,保持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圣洁情怀。他那一件件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震撼着无数人的心扉。

回报人民

马振峰1933年11月出生在蓝田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由于家里太穷,供不起他读书。1951年,马振峰参了军,当上了一名卫生兵。1960年9月,组织上送他到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深造了5年。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他深深认识到,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军队,就没有自己的一切。因此,在几十年的医疗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抱定一个信念:知识是党给的,就要无私地奉献给人民。

前些年,马振峰在东北工作,每次探亲休假,他都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看病治病上。他随身带着个小药箱,走到哪里就把病看到哪里。在他的老家大寨村,由于看病的乡亲太多,经常是地上、炕上全坐满了人,连家里的锅台都让病人给坐塌了。1980年,他调到35医院后,坚持每两个星期骑自行车回一趟蓝田老家,来回要走近100公里的路程。每次回家,他那一间小屋便成了义务诊所,从早到晚挤满了人。为了多医治一个病人,他总是忙到天黑,星期一早晨4点钟,他又蹬上自行车赶到医院上班。由于看病的人太多,难免敲错了门,有的邻居干脆在自家门上写上“我家不看病”几个大字。

1990年10月,陕南的宁强、略阳等县普降暴雨,山洪暴发,听说要组建救灾医疗队,57岁的马振峰第一个报了名,来到灾区。宁强县阳平乡有20多名农民被倒塌的房屋砸坏了腿。马振峰便冒雨步行100多里,赶到这个乡,为患者一个一个重新接骨,处理创面。在他的精心治疗下,20多位农民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离开灾区时,自发前来为他送行的群众站满了马路两旁和附近山坡。

情系患者

由于马振峰在治疗骨髓炎方面有绝招,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医信件象雪片一样飞到35医院。对此,他都以极负责的态度,认真答复。白天没时间,他就在晚上挑灯复信,详细了解病情,提出治疗办法。就这样,他的“书信诊所”开张了。为取回患者寄来的每一张X光片,他要挤4站公共汽车。马振峰到底给患者写了多少封信,寄了多少药,没有人能说得清。只知“书信诊所”的患者遍布除台湾省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前些年凭粮票就餐时,一些农村病人没有粮票,他就毫不犹豫地拿出粮票给予帮助,而自己则经常从老家带干粮。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病人,他30元、50元地代买过饭票,100元、200元地出过路费。近10年来,他给患者资助的现金达4300多元、粮票1500余斤。对住不起旅馆远道而来的患者,他经常把他们领回自己家,安排食宿。一次,马振峰的妻子从蓝田来看他,发现一床被子到处是脓血痕迹,再打开柜子一看,8床被子没有一床是干净的,不是血迹就是虱子。妻子弄清事情的原委,深受感动,每隔个把月就要来洗一天的被褥。

淡泊名利

几十年来,马振峰刻苦钻研,不懈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总结筛选了上千条治疗肝腹水、腰椎损伤复位、骨质增生等偏方、秘方,他没有把这些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青年军医。平时他身上经常装着绷带和几样常用外敷药,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大街马路,什么地方有病人,他就蹲下来治疗。从来不摆名医的架子。

马振峰精湛的医术先后被收入《中国当代名医辞典》、《军中名医》、《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词典》等书籍,他没有把自己的名气当作资本,去为个人捞大钱。他把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耗费自己20年心血的特效药“消疽散”无偿地献给了医院。1992年以来,北京香山医院、山西临猗医院等多家医院以每月数千元的聘金请他当顾问、搞合作、他一个也没答应。西安不少人看中他的名气,想借他的头衔办医院,甚至连院址、设备都是现成的,只要挂个名,每年就有好几万元的收入,他还是一概拒绝。相反,为了方便群众住院,他主动向院领导建议,带领4名医护人员创办了一个以治骨科疾病为主的新科室,一年为医院创收20多万元,他个人却没有拿一分钱的额外好处。

正气可鉴

马振峰常讲:“我们做医生的,应该是革命人道主义最忠实的实践者。我们的思想一定要象手术刀那样干干净净,决不能染上半点铜臭。”

去年11月底,黑龙江省鸡西市的于春波住进了35医院。凭着多年看病住院的“经验”,他打发妹妹买了50元钱的水果送到了马振峰家,探探虚实。结果,妹妹刚回来,马振峰就提着水果来到了他的床前,语重心长地说:“你治病心切,我理解,你们兄妹从东北来,生活花销大,你住院治病,这水果你更需要”。一席话说得于春波热泪盈眶。类似这样治病心切而送钱送物的患者几乎天天都有。

户县大王镇西村村民张军弟10岁的儿子张星因车祸造成左脚粉碎性骨折,先后在4家医院住了近3个月,花费一万多元,结论仍然是:要保命,就得截肢。为了保住腿,张星又转到35医院。张星入院后连续7天发高烧,马振峰从早到晚,每天至少查看五六次病情,天天亲自给换药。无影灯下,马振峰一刀一镊细心地刮掉坏死的肌肉和死骨,仔细疏理神经组织,整整做了6个小时的手术。一个月后,小张星已能下床行走。一天晚上,张军弟揣着500元钱来到马振峰家。当这位拥有私人工厂的农民发现马振峰家无一件象样的家具,连电视还是14寸的小机子时,连声说:“这500元你先拿着,置啥家具你尽管开口,我儿子能有今天,不报答你不行。”马振峰说:“你实在要报答,就让孩子好好读书,长大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马振峰,你就是这样一位把用医术造福人民,当作最大幸福的人,你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人民需要你,时代需要你。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