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的一搏
——记谢晋筹拍电影及电视连续《审判东条英机的中国大法官》
文/顾育豹
电影奥斯卡金像奖荣获者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以史诗般的镜头,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惨剧搬上了银幕。受到巨大震惊的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感慨地说:“三个多小时看完这部影片,我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我不想再拍电影了,我感到难过的是,我们没有拿出这样让世人省醒的大作品!”显然,曾经拍过《红色娘子军》、《高山下的花环》等力作的大导演,已在深思自己在本世纪末的大拼搏。现笔者独家获悉,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日本军国主义投降五十周年,近日谢晋正在积极筹拍巨片《审判东条英机的中国大法官》,同时由上影厂牛犇执导套拍十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目前,无锡剧作家唐灏遵照谢晋的指示,正在对剧稿作进一步修改,舞美人员则抓紧收集、研究当年审判日本战犯的各种资料,设计人物造型、营造场景等。影片主角梅汝墩大法官,初步打算邀请著名演员石维坚扮演。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十二时,日本天皇广播宣读投降诏书,绵延八年的烽烟大战终告结束。电影《审判东条英机的中国法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举世瞩目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对发动侵略战争的东条英机和“南京大屠杀”之罪魁祸首等二十八名甲级战犯的严正审判。和国内已经开拍的“一次大战”题材电影《铁血昆仑关》、《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等相比,该剧将以独特新颖的题材,震撼人心的事件,生动感人的情节,强烈地吸引世人。作品一开始就在法庭上展开了席位争夺战。来自各国的法官们各自代表本国的利益,共同参与审判战争狂人,清算日本战犯的滔天罪行。中国大法官梅汝缴代表中国政府,对法庭上不公正的坐次排列提出异议。他言正辞严,以不容辩驳的理由压倒了那些盛气凌人的大国法官,震慑了法庭,取得了最佳席位。当正式开庭后,剧情发展层层迭起,险浪滚滚。剧本突出了对于以梅汝璈为首的中国法官的塑造,始终将人物置于矛盾斗争的旋涡之中,直到正义之士终于赢得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七名首恶战犯宣判死刑,被押上绞刑架!
影片主角梅汝墩博士,实有其人,解放后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器重,但在“文革”初期却蒙冤离世。其女儿曾插队内蒙古草原,直到粉碎“四帮”后,随其母亲移居美国。影片将采取纪实手法,新视角大跨度地展现审判日本战犯的历史情景。此片拍竣后,争取在明年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送往世界各国放映。谢晋深沉地说:“历史终究是历史。现在我们和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也希望日本政府要教育好自己的人民,千秋万代都要记住这一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著名导演 谢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