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4年10月27日

陕西工人报第4版 气动秦巴[报告文学]

当前版:第A4版:第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4版
04

气动秦巴[报告文学]

——侧记陕西省秦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刚

·杨乾坤·

引言

黑色食品的浪潮,正在全世界漫卷!专家们预言,下个世纪将是自然食品、特别是黑色食品的消费世纪。

黑色食品如此被世人青睐,乃因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纯天然高营养食品。

泱泱中华,推动这黑色食品浪潮的源头何在?——就在陕西省秦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正是这个公司,在总经理李天刚的统领下,挟锐气,开先风,使得朱鹮牌黑米酒和黑米营养食品洪波喷流,雄视天下。弹指十年间,她从零起步,全额贷款,风险经营,奇迹般地走出了一条五彩路!

久慕盛名,我于前不久到洋县采访李天刚时,却从职工口中了解到一次有关李天刚“事件”的来龙去脉:3月18日,在千里之外效命的李天刚突然被调离,公司职工奋起而挽留,历时七天,终以事遂人愿。其实,县上是要将李天刚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县上要提拔,职工要挽留;提拔者出乎真心,挽留者出乎实意;出乎真心者欲委重任于斯人,出乎实意者为使企业更兴旺。只是上情未能下达,职工并不知晓上级的真正意图,眼见得只是平调而已。与其平调干不熟悉的行业,何如让他搞得心应手的本职,以使秦洋公司更上层楼,且能促进洋县经济的发展。于是知与不知之间,产生了七天善意的误会。此误会颇富传奇色彩:既见职工的殷殷之诚,又见李天刚拳拳之衷,更见县领导从善如流、顺应民心之举。三者相得益彰,遂敷演出一番可歌可泣可爱可敬来,写李天刚之为作,何不从此处人手?

3月18日:忽然平地起波澜

仲春时节,风光满眼新。为参加在成都举办的全国糖酒订货会,3月中旬某日,陕西省秦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天刚,带着庞大的营销队伍,“御驾”亲征了。

这次出征非同寻常,竞争激烈的市场,严峻的经济形势,颇有吸引力又颇为“残酷”,颇显无情又颇多有情。同行们龙争虎斗,大有在订货会上一决雌雄之意。而经历过不平常的去岁,到得今年,李天刚同县政府签订的一万三千吨黑米酒的军令状能否如愿以偿,这也是重要的一役!

列车奔驰在蜀道上,李天刚时而凝神沉思,有着成竹在胸的自信,时而又谈笑风生,显出一种豁达的超然。车窗外,连峰去天不盈尺,凝聚着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滋味,可难又有何妨!他的眼里,正燃烧着征服未来的火焰。列车呼啸前进,郭沫若的诗句又自然涌上他的心头:“蜀道易,易于履平地。”一种大战前的从容气度,李天刚昂首进了蓉城!

订货会煞是盛大。由国内贸易部组织的这次盛会,使四海之内的糖酒商贸云集在此争胜斗奇。斗奇争胜之中,又是热火烹油的热烈,当仁不让的激烈。李天刚缓步徐行,因为眼中形势胸中策,使他胜券在握。

果然,秦洋公司生产的“朱鹮牌”黑米酒出尽了风头,客户源源而至,合同滔滔而签,财富滚滚而来!

带去的几大箱合同纸告罄,再印制!

3月18日,订货会开幕的第二天,朱鹮牌黑米酒的订货出现了高潮!李天刚和他的三十多位营销战将,分别在八间房子内接待订货的“上帝”。“上帝”络绎不绝,上海的刚走,江苏的又到,江西老俵来,还邀他赴赣开拓市场,羊城某经理一进门,就一锤定音:“货要二十车皮!”

李天刚满面春风,胜利的喜悦使他大为振奋,蓦地间,脑海中涌出他最喜爱的《孙子兵法》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可他一点儿也不知道,也万难料到,自己正在成都为公司效命的此刻,在千里之外的洋县,组织上为提高经济干部在领导岗位上的比例,欲将其提拔到县纪检委工作。

李天刚实不知晓,在成都会上大多数时间里,被免职的他还依然以经理的身份参与各种活动,创造了供应一万五千吨“朱鹮牌”黑米酒的辉煌战绩,使全国三十个省、市(区)都订有他们的黑米酒。李天刚实不知道,也万难料到,订货会后,自己在入云南的十天里,赴昆明,奔大理,达瑞丽,顾不上鞍马劳顿和观览名胜,便一头扎进了对市场的开拓。在西南边陲,又考察了边境贸易,心中又描绘出再从此地将“朱鹮牌”黑米酒打出国门的蓝图。八千里路云和月,当他为秦洋公司和洋县奔波于市场时,却要被调离。

调离李天刚,公司职代会不知,李天刚本人不晓,而时机又恰恰选择得如此之巧:平芜尽处是青山,天刚更在青山外,难免不引起人们的猜测和忧虑。

3月19日:肝胆相照请愿书

李天刚被突然调离,霎时在洋县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物议沸腾。因为李天刚所领导的企业,在洋县卓然奇秀。正是经过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使得中国黄酒业呈现出新格局:南有绍兴,北有秦洋!恰似苏东坡评李杜诗歌的地位那样;“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秦洋公司的综合实力已跃居全国黄酒行业第二位,李天刚在中国黄酒史上实在功不可没;在不少国有企业并不景气的情况下,洋县的财政收入大约每五元中便有一元出自秦洋公司,秦洋公司如此坚挺,对洋县的贡献不谓不大;且李天刚正在雄姿英发之时,年初与县府签订的一万三千吨生产指标,头两月就完成三千二百吨,实现税金近二百万元,偏偏在此节骨眼上调离他,这将给秦洋公司带来多大打击,又将给洋县经济带来什么后果?尽管这个调离文件当时并未发到秦洋公司,可三月十九日下午,秦洋公司的职工已知道了这个消息!

晴天霹雳,秦洋公司陷入巨大的烦躁不安之中!职工顿时感到群龙无首,顿时感到前途茫然。

历史记得,秦洋公司正是在李天刚的率领下,生产能力由建司初的三百吨扩大到现在的万吨以上,产值、利税年均递增超过百分之三十五,去年产值已达五千多万元,实现利税600多万,多年来均雄踞全县企业的首位,被省上列为兴陕项目。该公司先后填补了国内无低度保健功能型黄酒,多种物料混合发酵等多项空白。十年时间,该公司生产的“朱鹮牌”黑米酒,三珍酒,葡萄酒,中华猕猴桃酒,黑米营养食品等五大类五十余种产品,共荣获省优部优、国际金奖等国内外大奖九十四次,朱鹮牌黑米酒系列产品还被列为国宴用酒及驻外使、领馆用酒。去年八月二十日,外交部供应处的电文说得明白极了:

几年来,我处一直以贵公司生产的“朱鹮牌”

黑米酒供应我驻外机构馈赠外宾及宴请使用,得

到驻外使节的好评,近期各使馆纷纷来电,需黑

米酒,可否供货。望加强合作,致谢。

难怪该产品还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国际商界誉为“帝王享受,天下无双。”

职工记得,正是李天刚率十七勇士起家,奋然开拓,已使企业成为国家中型一级企业,职工近千名,产品知名度,法人知名度和企业形象三位一体,使该公司成了佼佼者。他们向来为自己的企业精神自豪:“不领天下先,不算秦洋人!”倘若李天刚被调,后果将会怎样!企业因法人代表的更换而导致肥的拖瘦,瘦的拖垮,以至阳寿折尽的,他们听得多了,也见得多了。而秦洋公司的今天,来之又何等不易。

如今,出现这种情况,公司职工躁然难安。晚八时许,职工们忧心忡忡地聚在一起,一商议,达成一致:写请愿书,以合法的方式向上级呼吁。多少人的心声,多少人的同情,都凝聚在来如雷霆收震怒的字里行间:

为了洋县经济的发展,为了秦洋公司的前途,为了八百人的生存,我司全体职工强烈要求县委

县政府,绝不能调离我们的好经理李天刚同志!

职工挽留经理,已是难能可贵的了,其中蕴含多少热爱、信任和期望!请愿书草成,人心大向,一种无形的凝聚力,使职工们团结在一起。

职工忧心难整,倘若因人事的变动而使企业生了变故,欲病欲深,岂不断了他们的生路。

忧心、愁心、痛心、担心,甚而至于有忿忿不平的慨然之心,在秦洋公司盘桓。

组织斟酌再三,认为此事棘手。考虑到他在基层工作时间较长,调任领导岗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也是一件大事。又考虑到他在公司的作用,这样做先得做好秦洋公司“龙头”们的工作,然后再由他们疏导职工,稳定情绪,服从上级决定。因之在免去李天刚职务的第二天,即三月十九日上午,县领导来到秦洋公司,要求公司领导们服从组织决定,稳定职工情绪。原以为会马到成功,可一接触,不对了。不管县上如何启而发,引而导,却总是格格难入。将公司几位主要负责人集中在一起谈,不合拍;单独谈,又谈不拢。他们始终态度如一:不同意调走李天刚。会后,还有几位负责人找到县上,请求将李天刚留任。这天晚上十二时,一辆小车将公司的党委书记接到县上开会,再三要求其贯彻上级意图。

3月20日:职代会上作决议

职工心情沉重地熬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二十日早上一上班,他们便商量去县政府请愿。就在这时候,公安人员已进了公司。动用专政工具,使本来就不平静的气氛更显紧张。公司分管生产的副经理要求职工安定生产,不要参与请愿之事,并当时宣布纪律:凡参加请愿者,是中层领导,就地免职;是职工,停班!上午十时,公司书记遵照县上的指示,召开全体管理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保持稳定,安心工作,言行不能“出轨”。

县上领导频频光临,为此事也;公安人员进驻公司,亦为此事也。秦洋公司似乎到了非常时期。工会委员会召开了会议,会议开得要言不繁,并决定下午四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准时召开,呼吁留任李天刚,呼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随后写成《行政复议申请书》。代表们一致认为,县上未征求李天刚本人和秦洋公司职工代表意见而将其调离,实属欠妥:其一,违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44条之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委任或招聘的厂长,由政府主管部门免职解聘,并须征求职工代表意见。”其二,违反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第7条第5款之规定:“主管机关任命或者免除企业行政领导人员的职务时,必须充分考虑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其三,违犯了《厂长条例》第10条第3款之规定:“厂长任期届满前,原任命或批准机关应根据厂长在任期内的实绩,在听取职工代表大会意见的基础上,作出连任或离任的决定。”

代表们又据理力争,痛陈利害,极言调走李天刚,其不可为者有六:一日李天刚乃洋县经济发展一大功臣,在其呈最佳开拓创造状态之时,将其调走,令人费解。二日当其在外效命,且事先未征求其本人意见而调离,实为不妥。三日李天刚年富力强,才华横溢,将其调离,是秦洋公司和洋县经济的损失。四日李天刚目前所负责的两万吨黑米系列食品技改工程系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轻工总会重点技改项目,投资巨大,干系重大,省上有关部门领导多次强调,在工程未建成之前不得调离,在此时调走,是为不当。五日今年正值秦洋公司十年大庆,此乃宣传发展秦洋公司之极佳机遇,此时将他调离,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六日现代企业成功之要诀,在于企业、产品、法人代表的三位一体,若变更其中之一,则可能失衡,带来不良效果。他们强烈呼吁县政府收回成命。

《申请书》持之有据,言之成理,得到职工热烈拥护。因之此申请书雏形刚一出,职工们便争相签名支持,一刹时,五百多人的签名呼啸纸上!刚烈的字体,苍劲的字体,隽秀的字体,凝重的字体,带着爱怨在纸上定格。心中多少事,尽在不言中,这不言的签名,分明是无声的倾诉和请求。

3月21日:职工代表入汉中

安排新任经理的消息传到秦洋公司,职工惶惶然、茫茫然,无奈,便去找管官的官:上访汉中地区行政公署!公司职工情绪激昂,想去汉中,又怕影响生产。当此之时,有位职工代表奋然而出,愿受命于非常之时。信任和希望的担子,一下子压在了他的肩上。默然分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怀揣职代会的文件,背负着职工的希望,莫道他只是孤单一人,他的身后,齐刷刷站着整个秦洋公司的职工!车过洋县城,他看见数处墙壁上还留有他们公司去年宣传产品质量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标语的痕迹,今日去汉中,再见此物,自然心潮难平!

对秦洋公司来说,去年真是命途多舛。随着“朱鹮牌”黑米酒声誉鹊起,一些投机经营者相继生产假冒、仿冒秦洋公司包装装璜、产品说明书的所谓黑米酒,严重地损害了“朱鹮牌”黑米酒的声誉。黑米酒的创造者是谁?是李天刚和该公司总工程师翟映雪。他们两人根据《诗经》和《汉书》有关记载,首先开发研制。在现代黄酒业奠基人朱梅和黄酒专家徐洪顺、梁衍樟等人帮助下,经与陕西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等二十多家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精诚合作,并汲取先进酿酒技术之精华,三度春秋方研制出黑米酒: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铁、锌、磷等微量元素,酒色乌紫晶莹,酒香馨芬袭人,酒味鲜甜丰润、醇厚柔爽。用黑米酿造黄酒,在我国是一个创造!我国现代酒业的一代宗师朱梅先生在《酿酒》杂志1986年第7期上撰文,称“朱鹮牌”黑米酒是大西北地区新创造的一株香飘万里的鲜花。 

“朱鹮牌”黑米酒自问世以来,经国家权威机构监测,以无可辨驳的营养数据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营养和良好的口感,使“朱鹮牌”黑米酒一成气候,“李鬼”便出动了,就象白酒行业有了“西凤”,便见群“凤”乱舞;有了“郎酒”,则有“野狼(郎)”成群,“洋河”驰名,使得假“洋河”泛滥;“汾酒”名香,致使“汾水”横流。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已害得真“李逵”狼狈不堪了。“朱鹮牌”黑米酒名声大噪,仿冒者便纷至沓来。一些厂家在根本不具备生产黑米酒的条件下,用“三精一水”勾兑生产,并使用与秦洋公司产品极其相似的包装、装璜和说明,在根本没有技术和投产鉴定证书的情况下,以仿冒假冒产品投放市场,鱼目混珠,造成消费者误认误购,严重损害了秦洋公司“朱鹮牌”黑米酒的声誉。“李鬼”们或如影随形,或找缝插针,以售其奸,秦洋公司逼到难堪的境地,“朱鹮牌”黑米酒大战的导火索,终于在襄樊点燃了!

襄樊,这个地处“南襄隘道”门户之城市,向为鄂北及豫陕两省南部之交通重镇和经济中心。秦洋公司“朱鹮牌”黑米酒与一些厂家各种牌号的黑米酒,去年冬日曾在此地鏖战!假冒伪劣酒性狡手辣,无孔不入。凡“朱鹮”所到之处,它则必到,“朱鹮”未到之处,它们便抢先涉足,且拚命压价,一为自卖,二为捣“朱鹮”。更要命的是,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商标纠纷,使秦洋公司的黑米酒数千件被扣,愤起某报记者痛心而呼:“朱鹮牌”黑米酒襄樊查封,李天刚喊冤,“李鬼”害了“李逵”!后来几经波折,终于水落石出,“朱鹮”大获全胜。先进的技术,精良的质量,完好的信誉,使“朱鹮牌”黑米酒在襄樊乃至全国树起了光辉的形象,使得人们在购买黑米酒时,必先辨认商标,他们中不少人虽不认识“鹮”字,却总是告知营业员:“就要买带鸟鸟的那种。”

内忧一波未平,外患一波又作。河南省某市食品果酒厂的仿冒黑米酒,又在招摇过市,欺瞒天下。这个屡犯商标侵权案的厂子,仿冒生产了多种法国名酒,其商标侵权侵得既赤裸又卑劣,东窗事发,厂方和厂长分别被处以二十万元和一万元罚款,并责令其赔偿被侵权人的经济损失。该厂厂长也来了一番装模作样的“忏悔”,可事实证明,他未能立地成佛,反而变本加厉地对“朱鹮牌”黑米酒实施商标侵权:仿瓶型,仿商标,鱼目混珠。该厂生产的所谓“黑米酒”,纯系勾兑,所用的原料中,根本就没有一粒黑米。

精品和名牌,对企业来讲,乃是刻意追求和艰苦劳作之结晶,属于高价值的知识产权范畴,然而企业的知名度越高,产品越是有名,受到各种不正当行为的侵害之可能性就越大,这似乎成了规律性的东西,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名牌产品遭到内忧外患的困挠,严重损害了“朱鹮牌”黑米酒的声誉和消费者的利益,理应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政府部门的限制,但有人却出主意,要让秦洋公司拱手让出一大片销售市场。这等事体,竟然出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实在令人惊愕!

赴汉中行署反映情况的秦洋公司那位职工代表也惊愕,他赶到行署,将有关材料送到机要室,恳切陈词,机要室工作人员动情地回答:“明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些材料送给行署领导。”

3月22日:营销人员诉衷肠

历时七天的成都订货会结束,秦洋公司的营销大军凯旋而归,蜀江水碧蜀山青,铭记着李天刚率领他们创造的业绩。谁知兴冲冲踏进公司大门,使他们猛打寒噤不已。李天刚被调走,他们不相信,也不愿相信,因为他们最清楚——

几天前,在盛大的成都订货会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表现得尤为突出和典型。对秦洋公司而言,在此等大战役中,稍一不慎,便可能失却“荆州”,而关键处一旦失误,还可能失了“街亭。”李天刚自如地运用营销谋略,适时地把握住各个环节。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多少人正是冲着李天刚而来!洽谈之声赏心,订货之情悦目,几天下来,所订黑米酒的数量飙升到一万五千吨!

几月前,在襄樊,李天刚为朱鹮牌黑米酒开了新生面,可以说,那次战役真正实现了战略胜利,使“朱鹮”冲破假冒伪劣者的包围,正气凛然地声震于天了。

几年前,当李天刚和翟映雪他们研制的朱鹮牌黑米酒成功后,为开拓市场,他受了多少苦辛,东西南北,严寒酷署,一腔赤诚,万难不屈,方使得用户遍寰中,并陆续有了市场制高点:北京,广州,西安,南京,兰州……形成了幅射的好局面,并有了独特的经营战略:立足陕西,开拓沿海,拓展全国,走向世界!

这些年来,从未休过节假日的李天刚将科学决策同《孙子兵法》及现代营销理论辩证地融为一体,与“一班人”群策群力,同职工努力进取,方使得秦洋的产品滚滚而出,使公司迅速走向昌盛。若无李天刚,秦洋公司的历史很可能又是另一种写法了。

想到此处,这些营销人员坐不住了,他们三十多人急如星火,自费租车赶到了汉中。其中进行署的六位代表,剀切陈词,痛言利害,一位女代表,说到情切处,声泪俱下,大有申包胥哭秦庭之慨,在座者无不动容。负责接待的行署办公室刘主任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并答复他们的三条。第一,肯定其有组织地向上级反映情况,属于正当,并建议他们还可向县上继续反映。第二,无论如何,也不能影响生产经营,要做到安定团结。第三,立即将秦洋公司事向行署领导汇报,对此事尽快作出反应。

多少不平,多少委屈,多少担心,得到了组织的理解和支持,叫天天应了!这些营销人员的眼中,蓦地闪现出希望之光。

3月23日:书记对话见真情

行署的表态,使秦洋公司的职工振奋,可未见水落石出,还是放心不下,他们密切注视着。上班后不长时间,地区经委来人了。九时过后,县委潘书记一行人来到了秦洋公司。

潘书记来公司的消息迅速传开,职工潮水般涌向办公楼,涌向楼梯走道,涌向书记所在的会议室。一条二十米长的巨幅标语,迅速横亘在公司大门口:“李天刚经理永远和八百名秦洋人在一起心心相印永不分离”。

县委书记和秦洋职工的对话会,在三楼大会议室举行。对话会气氛肃然,职工有的质询,有的表态,有理有节,再次提出挽留李天刚的理由,请求县上改变决定。李天刚既与他们同舟共济,他们也愿与李天刚甘苦同尝。那质朴无华的语言,淳真厚重的感情,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烘托出李天刚的重要和难以换易性。对话会从上午十时一直到下午一时,整整三个钟头,职工人心之所向坚然如铁钢,此种所向自然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潘书记和分管工业的县长将此情此景也看得真切,潘书记当场宣布:“李天刚同志不予调走,继续为秦洋公司经理,明天十二点以前,县上重新发个任命的文件。”刹那间,职工们的表情,从肃然到释然,从释然到欣然,刹那间的沉寂后,雷鸣般的掌声突然响了起来,有人高呼口号:“坚决拥护潘书记的正确决策。”此消息从会议室迅即传向走道、传向楼外,传遍秦洋公司!职工们当即兴高采烈跑到商店,将每券三万头的鞭炮买了十三卷!

三十九万头鞭炮,挟带着职工的欣喜之气,在公司大院中炸响!十分钟,二十分钟,一直火爆了半个多小时!

也就在这天上午,行署已派地区经委领导到洋县。下午,当他们得知潘书记已宣布恢复李天刚总经理职务的消息,遂回行署高兴复命。

3月24日:请愿遂愿事慨然

职工们急切等待县政府对李天刚的任命文件,早上一上班,他们就打问消息,可十二点已过,还是不见任何动静。职工急了:怕变卦!腔子拍烂了,政策又变了的事,现在太不罕见了,而李天刚的事会不会泡汤,全在县上一念之间,也全在县上一句话。若有变故,在县上倒不打紧,企业负责人可以走马灯般任免,可依靠秦洋公司的职工却想到他们下一步的处境。事关重大!他们放心不下,又派两位职工代表带上《行政申请复议书》赶到汉中,下午三时,那二人一进行署大门,适逢常务副专员韩耀武。韩副专员告诉他们,派去洋县的同志已经汇报,说潘书记已宣布李天刚的复职,此问题已经解决,没有反复了。两位代表忧心忡忡地说:“今日见不到文件,可能职工们还要到县上请愿。”韩副专员嘱咐道:“你们赶快回去告诉职工,不要去县上了。”

可就在这下午三时,职工实在等不及了,径直去县政府请愿。当时恰逢县人代会举行闭幕式,政府的主要负责人都去了,职工们遂赶到开会的地点——县政府招待所。

一支默默请愿的人流,静静地坐在县招待所大院,所打的横幅标语还是昨天挂在公司门口的那幅。

在二楼开人代会的代表们有人已探出头来,县上几大班子的负责人先后前来劝解,公安人员也来了,收走了横标和照相机,也招致了不少围观者。请愿者言,他们绝不会冲撞会场,此行目的,就是要找书记县长发那份文件。如此执著,如此诚心,怎能不感动“天汉之襟喉”的洋县!

洋县人熟悉秦洋公司,熟悉李天刚。正是李天刚的创业精神和领导艺术,使得秦洋公司脱颖而出,成了洋县唯一的中型一级企业,成了我国黄酒行业的佼佼者。洋县人还知道,为了秦洋公司,为了使“朱鹮牌”黑米酒雄视天下,李天刚已经和即将实行三次大的战略措施。其一,1986年,在猕猴桃酒大走红的情况下,他看到月盈则亏,毅然决定转产黑米酒;其二,1989年,在省经济管理学院学习两年回到公司后,他力排众议,决定硬件软件一起抓,坚持“两手都要硬”,使万吨黑米酒生产线质量上档次,技术上水平,不但有量的突破,而且有质的飞跃;其三,从1994年起,他决定将公司所属的八个车间变为八个分厂,单独核算,模拟法人进行市场经营,并探索秦洋公司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道路,以备更大的发展。这将给洋县人民带来极大的利益。

县招待所的大院里,一时成了人们注意的焦点。县委潘书记出面了,他当着秦洋公司几百名请愿者,再次宣读了留任李天刚的决定,并着重加了一句:“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

一纸决定,更充盈了秦洋职工的英杰雄豪之气。此气存而事兴,此气发而业隆,力量赖此以凝聚,人心赖此以同向。秦洋公司之有今天,非此气而何?

干部调动,本属寻常,平平而来平平去,淡然漠然,自少喜怒哀乐,更何况因调动而被戳脊梁骨的,亦不罕见。象李天刚这样被职工遮道挽留者,仰风节而见政声,现出了何等气象,又达到了何种境界!

县委县政府体恤民意,从善如流,成竹在胸,方略卓然,李天刚之事便可略见一斑。有此领导核心,洋县的事业怎能不欣欣向荣!

浩气磅礴,春意盎然,人心如聚,艳阳高朗……

后记

一场轩然大波终于平息了,秦洋公司的职工得到了事遂人愿的欣慰。其实,欣慰的岂此是他们,县上的领导们何尝不是如此。谁不盼秦洋公司步步春风,谁不盼洋县经济迅然腾飞?正是为了这共同目标,洋县人在认真地上下而求索——求索最佳的用人之道,求索最佳的发展途径。在此前提下,那偶然间出现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差异和善意的误会,在求是的过程中迅即烟消云散了。那里霎时没有丝毫的悲哉秋之为气的忧郁,而是呈现出一派春风得意。日前在郑州举办的全国糖酒订货会上,秦洋公司订出的黑米酒又达一万五千吨。为弘扬此气,十月十七日,在郑州召开的秦洋公司建司十周年暨“朱鹮牌”黑米酒获奖庆功大会上,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洋县县委、县政府分别以洋县发45、46号文件号召全县人民,向秦洋公司学习,并决定对秦洋人实行重奖:奖给秦洋公司四十万元。其中奖给总经理李天刚三万元;奖给该公司科技人员和领导班子三万元;全体职工各奖励一级工资!

十年三万六千日,秦洋公司踏平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辉煌!

十年三万六千日,秦洋公司为了不休止地开拓未来,又展现出多少豪雄之气!

新的高度,新的起点,向着新的目标,秦洋公司又奋进了:班师动而风雷起,豪气冲而斗牛平——

气动秦巴势态新,

雄文劲采写精神。

生机满眼情无限,

万紫千红总是春。

1994.10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