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盛开文明花
西街村党支部在深化农村改革中,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经常对村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爱国家、爱集体、遵纪守法教育,开展“创十争五”、建设文明村活动,使村容村貌、村风民风、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共同富裕的良好风气像绚丽多彩的鲜花,竞相开放。
——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领导班子勇于开拓进取,工作得力,团结战斗。党支部被县委评为“先进支部”;村委会连续四年被评为先进集体,荣获西安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先进村委会”称号。
——村容村貌大改观。村上投资123万元,先后修铺水泥路4183平方米,修筑排水沟和公共厕所,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全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全村97.2%的育龄妇女落实了计划生育措施,1991年应出生56名,实际出生52人。
——群众生活步人城市化。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300元;庭院式小楼房毗毗相连;彩电、冰箱等高档家电普遍进入寻常百姓家。
——兴学重教社会公益慷慨解囊。村上投资4万元,改建了学前班校舍,配备了专职幼儿教师,增添了教学设施;实行了在校学生奖励制度,凡考上大专奖励500元,考入中专奖励300元,考上高中的由集体包报名费。同时,村上还先后给县华清小学、骊山小学、骊山中学捐款8万元,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去年南方水灾,党支部、村委会带头,仅半天全村就捐款4800多元。
——尊老爱老蔚然成风。村上经常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征求老人对各项工作的批评建议,使他们心向集体,发挥余热,感到自己老有所为。全村涌现出了86户“五好家庭”。
——群众性武术活动经久不衰。祖辈流传至今的习武练拳非常普遍,在西街村代代相传。为继承发扬中华武术瑰宝,村里成立了武术馆。经常组织开展各种武术培训、表演、比赛和交流等活动。有6名少年儿童先后在省、市武术比赛中夺魁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