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3月11日
第4版
04

《一地鸡毛》和作家刘震云

叶导

以展示百姓“小人物”生活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一地鸡毛》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而该剧的编剧,青年作家刘震云却和走红的电视剧相反,从不喜欢引人注目。当该剧在上海首次试映时,观众们都在打听“谁是刘震云”,以便“一睹尊容”,却遍寻不着。其实,刘震云早就来了,穿着绿色T恤衫,黑牛仔裤,黑布鞋,坐在灯光隐约处。面对热情的观众,走红的剧本,刘震云不动声色地坐着,似乎那不是他的心血。其实,刘震云这种独坐一隅,静观其变的潇洒,正是他本人能够置身事外,客观真实地雕琢生活的脱俗之处。

电视剧《一地鸡毛》是根据刘震云的两部中篇小说《单位》和《一地鸡毛》改编而成的。这两篇小说分别出台于1989年和1991年,发表后即令文坛耳目一新,被评论家称之为“新写实主义”的代表之作,获得过多种文学奖。这两篇人物相互连贯的作品描写了大学生小林在单位和家庭中的种种际遇和心灵轨迹的演变。而小林的扮演者著名演员陈道明则以他无以伦比的文化气质把当代大学生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实有锦上添花之效。

对上述两篇作品,刘震云称它们在内容上可与他的《塔铺》、《新兵连》等归为同类。因为它们大都侧重于展示大多数中国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主旋律”: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小林式的人物在豆腐白菜、老婆孩子及单位里的恩怨事非中,周而复始,平平淡淡的度过一天又一天;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寻常琐事中磨掉理想、气度,灵性终至麻木;又在磨砺与被磨砺中寻找乐趣、满足。刘震云的语言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尽量保持了朴素、客观,形若白话,不感怀,不嘲讽,只是以极精彩极典型的生动细节和人物形象真实地记录了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景观。以至于许多人在读了刘震云的作品和看了由作品改编的电视剧以后,都十分辛酸感喟,如像从镜子里照见了在生活中被日益磨去了棱角的自己。也正因为刘震云描绘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寻常岁月,老百姓们才对电视剧《一地鸡毛》情有独钟。

当有记者问及刘震云为何亲自改编《一地鸡毛》电视剧本时,刘震云一再强调:这是他第一次“触电”,因为制片人高山,导演冯小刚等都是他的朋友。今后除非仍是出于友情考虑,他不会主动地去从事影视剧的创作。可见,刘震云不是那种附庸风雅,热衷于鲜花和吹捧的“写手”,而是一位根植于“小人物”中的“自己人”,从而使电视剧《一地鸡毛》平添了几许朴实自然,真实可信的风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