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汤姆
文/郭朝晖
参观完在悉尼举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后,因订的是三天后的机票,因而我们在做好展览会的善后工作之后,一起参加了
“海港旅行社”的“堪培拉一日游”。
提前一天在旅行社交钱、出票,第二天一早六点,天还未亮,我们便赶到悉尼歌剧院的集合地。六点二十分,满载一车游客的豪华、空调大巴便准点出发了。
在国内看惯了一车车满载“老外”的旅行车,今天乍一当上“老外”,颇有一些新鲜感哩!
车子一上路,麦克风里便传出了一个浑厚的男中音。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海港旅行社’的‘堪培拉一日游’。我是本次旅行团的导游汤姆,您有什么问题,我都将会很愿意效劳,谢谢!”
四下打量一下,没见哪里有导游。正诧异间,浑厚的男中音再次在车厢内响起,我这才发现,说话之人原来就是开车前在下面招呼大家的那位一头白发的司机先生。
“想必诸位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看肤色,有欧洲人、非洲人、还有亚洲朋友。可能许多人也是头一次光临澳大利亚。下面我在向你介绍沿线的风土人情时,也将穿插向你介绍有关澳洲大陆的一些掌故。” 打这儿起,这位汤姆先生便可以说忙个不停,手、脚、眼、脑要驾驶汽车,嘴则不停地向我们叙述着各种风土人情、历史掌故。
公路上的路标终于显示已进堪培拉地界,看看表,已连续开了近三个半钟头。车子终于停在了一家快餐店门口,司机兼导游汤姆请大家在这儿稍事休息,喝点儿饮料,吃汉堡包,四十分钟后开始浏览市容。
在这位汤姆先生的引导下,我们循序参观了高等法院、议会大厦、使馆区等景点。
在战争纪念馆门前,汤姆先生稍作讲解后,便请大家分散自由参观。
当我浏览过几个展厅,走到无名烈士纪念碑时,发现汤姆先生正站在那里,默默地望着战争浮雕,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
看到我,他忙掩饰地一笑,问我观感如何。我说没想到澳大利亚也在二次大战反法西斯战争时牺牲了那么多的战士。
“是啊,”汤姆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一场永远不应忘怀的战争。”
当得知我来自中国、祖父还是抗日战争中的中国陆军军官时,汤姆先生的目光一下变得柔和、亲切了许多。他重重地握了一下我的手,回头望着那些战争浮雕,“我也曾是他们中的一员,同日本鬼子拼过刺刀哩!”语气充满了自豪。
一天的紧张游览日程终于完了。我们一个个拖着疲乏的双腿上了车,大多数人都已昏昏欲睡,我身边的一位大块头黑人呼噜打得不亦乐乎。我也有些困了,可望前一看,汤姆先生却仍在聚精会神地驾车返回悉尼。
参加过二次大战,相信他的年龄应该在花甲左右,这么大年龄仍如此辛苦,我不由得有了几分同情之心。
回到悉尼,已是晚上十一点多了,下车前,大家按惯例要委托一人付导游小费。大块头黑人朋友热情地充当此任。显而易见游客们对汤姆的服务均十分满意,因为那只装钱的大信封让一张张纸币撑得鼓鼓的。
休息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浏览《悉尼时报》时,发现有一幅汤姆的照片,西装革履神态矜持,一旁还有一篇专访。题曰:昔日沙场英雄,今朝商界俊杰。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是吓一跳。原来汤姆不仅是二战时出生人死的功臣,而且现在还是一家大集团公司的总裁,旗下有超级市场、旅行社、保险公司、进出口商行等多家行业。文中披露,这个平易近人的老人尽管腰缠万贯,却依旧时常到其辖下的超级市场做做售货员,在其保险公司接待一下客户,有时星期天还到他的旅行社“客串”一下导游。
真想不到,在澳大利亚旅游,有幸遇上这么一位英雄加富翁作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