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4月15日

陕西工人报第3版 “影坛慈善家”的心愿 又是春风花千树 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 感悟春天 难以还清的情债 图片新闻 樱花烂漫青龙寺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3版:第3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第3版
03

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

张静华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赞美牡丹的名句。然而,人们都知道牡丹产于长安、盛于长安。那么,牡丹又是如何到了洛阳?洛阳牡丹又何以“甲天下”的呢?

长安乃牡丹之故乡,至今在秦岭和巴山里还有单瓣的野生牡丹。相传,武则天做女皇的第二年(公元691年)。这年寒冬,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女皇邀请文武百官第二天去皇家上苑赏花。她下旨,令明晨百花盛开,并特意写了首《腊日宣诏幸上苑》的五言诗作为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写后派人到花园焚烧,报知花神。第二天清晨,皇家上苑果真百花齐放,五彩缤纷,唯独花王牡丹没有开放。武皇大怒,叫人用火烧以示惩罚,谁知牡丹不畏权势,宁死不开。于是武皇下令将牡丹赶出长安贬于洛阳。那被烧焦的牡丹到了洛阳、竟然死里复生,长势喜人,反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新品种——焦骨牡丹。于是,牡丹就在洛阳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欧阳修到洛阳住西京留守推官,对牡丹十分珍爱,但一连三年因故都没有看上牡丹的丽质芳容,直到第四年,他才饱鉴了洛阳的国色天香。当时,全国有延州(陕西)、青州(山东)、越州(浙江)、丹州(陕西)、陈州(河南)、亳州(安徽)、曹州(山东)七州都种植牡丹。欧阳修让这七州把最好牡丹送到洛阳,进行评比;经众人反复评赏、比较,都认为洛阳牡丹最佳。欧阳修诗兴大发,赋《洛阳牡丹图》长诗一首云:“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从此,“洛阳牡丹甲天下”便流传于世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