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5月11日
第2版
02

保值贴补率节节攀升是喜是忧

保值贴补率的高低变化,是去年以来炒股者、欺货经营者和广大储户关注的一个热点,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股市、债市和储蓄的形势。保值贴补率自去年3月份连续公布以来,一路攀升,到今年5月已高达12.27%,仅次于1989年三季度,创198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最近这一数值的见报公布,使近日有到期保值储蓄存款的人眉开眼笑,没有存保值储蓄的人后悔莫及。但究竟是喜是忧,不妨从保值贴补率的计算方法上探个究竟。

保值贴补率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全国社会商品零售及服务项目价格指数”测算公布的。它是保值储蓄存款在保值期内物价上涨率与同期利率水平的差。

由此可见,保值储蓄是一种保证储户在银行的长期储蓄存款不受物价上涨影响的储蓄。从表面看,贴补率越高,储户的名义收益(利息加贴补)就越多。实际上贴补率越高,说明物价上涨过快,甚至已经构成恶性通货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储户虽然得到了一部分贴补,但储户得到的利息与保值贴补之和,仅仅与存期内物价上涨的幅度持平。也就是说,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并没有增加,况且占储蓄总额近80%的两年及其以下储种又不实行保值,这部分存款在存期内实质上是贬值的。可见,贴补率越高,物价上涨幅度越大,此时不仅使手中钱的购买能力下降,而且其积蓄也不同程度的受到贬值的威胁。只有物价降下来,贴补率少于零时,储户的存款才有名义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基本相等,方能真正体现出“存款有息”的原则。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尽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维护物价的稳定,使储蓄存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值。(智奇)2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