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红绿灯上,倾注着他的挚爱
初夏的太行山青青一片,太焦线上的东田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站,却是晋东南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去年当朱镕基副总理视察太焦线时,听说工程资金紧张,当场决定拨款5000万元,回到北京后再一次拨款5000万元。郑州铁路局作出决定:7月8日开通东田良站电气集中。
正在京广线施工的西安铁路通信信号工程公司二队队长王自力接到通知,要求他带二队负责这个站的施工。时间已是5月26日。第二天,王自力一行3人就赶到东田良进行了摸点考察。一个严峻的形势摆在了面前:东田良41组道岔,65个轨道区段。3个月的工作量要在一个月内完成,工期之紧对于干了24年信号的王自力还是头一遭。何况水没有,电不通,他的全部人马还在河南安阳,正在运转的旧设备又增加了施工难度,施工图纸也没有全部到位……
没有报怨,只有行动,这是王自力的性格。3天后,二队人马从安阳站全部搬迁到位,正式进点。接着,11车材料运到;施工计划排好,定额分配方案订出;电源屏立起,站台沟开挖;水来了,电通了,灶也开火了。
王自力干过多少个站自己也数不清,像东田良这样的硬仗也不知打过多少回。每天一个一个工点要亲自走一趟,每条电缆沟的深浅,每架信号机的位置,每个箱盒的配线他要亲自看一遍,每天他总要陪到最后一个工班收工。多年的奔波王自力得了关节炎、胃炎、胃也严重扭转。大夫说:“你的胃要转回到正常人的位置,只有一个办法,必须好好休息。”“对,好好休息!”王自力听后一笑,夹起药包走了。可直到东田良提前通车,王自力和他的集体受到郑州电化指挥部通电嘉奖,可那装药的小塑料袋还挂在他的床头。
上苍仿佛有意要考验王自力。从当队长至今,一场硬仗连着一场硬仗。武昌余家港车站干完后,王自力带着起了一身的毒痱子,从长江岸边回到了中原大地,等待他的是有130组道岔的漯河货场。漯河货场刚刚在寒风中通车,明(港)信(阳)自闭工程又铺天盖地地展开了……
王自力一直就是这么拼着干过来的。他象是铁打的。然而,这铁打的汉子也要做儿子、父亲、丈夫,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女儿出生时正赶上他在咸铜线施工,当他被加急电报催回家中时,女儿已经出生,昏迷了两天的妻子睁开眼看着丈夫,泪如雨下。女儿13岁了,但和女儿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每次休假回家,小女儿总是眼睛怯怯地望着他,不和他说话。好在父母、妻子理解自力:他把对家人深沉的爱埋在心底,把更博大的爱给了无尽的铁轨和信号灯。
王自力干工程,一干就是24年。24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瞬,但在人的一生中,这饱蘸青春年华的岁月又能有几回?白发浸满了他的双鬓,可他身后的铁道上却竖起了一排排的红绿灯。那一个个令信号工弟兄们引以为荣的“样板工程”,要算是对王自力最好的回报了。
本报通讯员刘煜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