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5年07月18日
第2版
02

中国近现代重大事件(二)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一部分官僚采用一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保持其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主要内容包括编练新式海陆军,制造枪炮船舰,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主要代表人物有奕祈、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润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甲午战争1894年(甲午年)发生的中日战争。是由于日本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海陆军实行挑衅而引起。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对驻在朝鲜的中国海陆军发动突然袭击。8月1日双方正式宣战。先后进行了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等4次大的战役。中国将领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聂士成、徐邦道、丁汝昌等率兵浴血抗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战败。最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戊戌变法1898年(戊戌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政治改革运动和爱国救亡运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5年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士绅政治要求的康有为等,在北京发动各省应试举人1300余人上书光绪帝,反对签订《马关条约》,以变法图强为号召,组织强学会,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在各地组织学会,设立学堂和报馆,宣传变法维新,影响及于全国。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阴谋瓜分中国日亟。康有为又赶到北京上书,请求变法。1898年4月康有为等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在北京倡设保国会。光绪帝接受康有为等人的变法主张,引用维新人士,从6月11日起,陆续发布数十道改革法令,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操纵军政大权,坚决反对变法维新,9月21日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人被杀,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变法运动失败。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五十八)23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