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防盗门窗的悲哀
刘欣崇
近年,防盗门文防盗窗盛行起来。看着这食指般粗的铁条和钢板制成的一扇扇铁门窗,愚不知人们用怎样的眼光去欣赏这道做工精美、造型别致的“景观”?
历史上锁子的发明和出现,既象征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意味着社会文明的倒退。防盗门、防盗窗的出现亦然。为了防范小偷和盗贼,人们发明了“防盗门”和“防盗窗”;为了防止人身伤害和防子弹,就发明了电击枪、电警棍,也制造了防弹衣等等。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必须进行长期不懈的“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了密码箱、保险柜、自行车防撬锁、红外线监控仪,办公室的抽斗也个个“将军”看守。窃贼不是照样在他们的有效范围内猖獗吗?难道我们还要用封闭自我的消极方法来抵御心中的惧怕?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防盗门、防盗窗的走俏并不是意味着它的成功,它叹唱的只是“自扫门前雪”,这道屏障看似安全,实不安全。愚认为,防盗的最根本途径是依赖于法制的健全和执法的威严,要实行群防群治,需要的是千百万人所形成的恢恢天网。不法分子最恐惧的是众志成城,而不是单一被动的家庭防范,头疼医头,脚疼治脚的临时措施。如果我们每个公民都能走出自我保护的脆弱外壳,每个家庭也就有了最安全的屏障。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