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5月10日
劳动视野
02

面对人生答卷

——残疾女青年刘俊的故事

柳影王京萍摄影报道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7年4月27日,是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日子。清晨5时,刘俊就和母亲早早起了床,做着准备。考场设在西安南郊的一所中学内,离刘俊住的地方很远,需早点出发。

在进入考场前,刘俊和其他考生一样,抓紧最后的一点时间复习着。今天她要考两门课:上午是外国文学,下午考哲学。

校园内,刘俊和她的轮椅车显得挺耀眼,犹如月季园中的一枝牡丹,美丽动人,光彩夺目。在周围一片浓浓的学习气氛中,她和大家溶为一体,自然和谐。

为了自学考试,几个月来,刘俊起早贪黑,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了。她深知自己与别人不同:人家花一小时掌握的知识,自己可能要用两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才能掌握。这并非因为身患残疾,而是因为她从未像常人一样,上过一天学。她完全靠自学,启蒙老师是她的母亲田玉华。

25个春秋,刘俊从母亲身上获得的精神财富,要比别人多,除了一点一滴知识的传授,更有着自强自立的人生态度和战胜命运的信念,以及那博大无垠的奉献精神。

正是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使她在克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所带来的痛苦中释放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刘俊驾驭的小小风帆默默地起航了:轮椅车上她在母亲帮助下自学完小学课程,继而又自学了中学课程;在轮椅车上,她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中外名著,至今已写作并发表了近百篇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又是在轮椅上,她用四年心血创作了一部10万字的长篇小说《秋之梦》,获得出版社的好评;轮椅车上,她办起了家庭课外小学生作文辅导班,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前不久,刘俊被西安市新城区委授予“十佳文明青年”的称号。

刘俊是不幸的,她患的是难以医治的病症,她将在有限的生命里终日与病魔作斗争。刘俊又是幸运的,她有母亲和众多的好心人关心帮助。刘俊又是顽强和不知满足的,她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不断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考场内静悄悄,刘俊和其他考生在紧张认真地答写着。

150分钟的外国文学考试结束了。“考得不错!”小刘拖着疲惫的身子出了考场说。中午吃点饭,稍事休息又得准备下午的哲学考试。

天气炎热,她却要尽量不喝水,避免去卫生间带来的麻烦。为了确保考试的顺利,她在腰部束着一条特殊的硬带子,借以帮助她度过这难以忍受的一天。

图一:在新城区委表彰大会上的刘俊和母亲。

图二:考前的一点时间。

图三:进入考场,被抬起上楼时,刘俊忍受着身体失衡的极大痛苦。

图四:考场内。

图五:作文辅导班吸引着许多学生,越办越火。

图六:坚持锻炼,是刘俊每天的必修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