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写在6·5世界环境日
本报记者杨令青
一
今天是“6·5”世界环境日。“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是今年“6·5”的主题。
发端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共产党宣言》在一百多年前就这样写到,大工业在不到一百年时间“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即将跨人21世纪的今天,人类更有理由为自己的胜利而陶醉。然而,智慧和理智的人类已经越来越发现,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辉煌,地球上的生命正受到由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扩大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挑战:气候变暖,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污染,大地沙漠化,海洋与淡水资源污染,有毒化学品的转移与危害等等。
这些已经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险恶。有资料表明,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正在急剧减少。有关权威人士预计,照此下去,到本世纪末地球上15—20%的物种将消失。这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状态的1000倍!
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同样威胁着人类自己的安全、健康和生命。一位科学家不无伤感地指出,虽然当今人类在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从事的经济活动在生态方面和社会方面具有的破坏作用,实际上对人类生产目的起反作用的情况也愈演愈烈了。这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为了地球上的动植物,也为了地球上的人类。为了地球上的动植物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一,同时它又是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为了地球上的生命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自己。
二
我国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正式发动工业化的,与此同时也进入了中国历史以来基数最大、幅度最高、增长最快的人口倍增台阶,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国家一批专家对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形成了如下共识: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专家们的结论无异于向国人敲响了警钟!
陕西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一个省份。占据全省近一半面积的黄土高原是当今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我省的铜川市因为被粉尘烟雾遮蔽得太严而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人造卫星上找不到的城市。还有渭河的污染、秦岭的物种减少、西安市的大气恶化等。
省内环保专家认为,陕西的生态环境问题有着自己的一系列特殊矛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落后,表现为经济落后省份的生态环境问题。经济落后就要大力发展,而落后状态下的大发展又难以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陕西正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尖锐矛盾。
放开眼界不难发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也是全国面临的矛盾,甚至也是当今不发达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矛盾(虽然各自的矛盾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换言之,陕西的矛盾不过是这个全国性和全球性矛盾的缩影。
如何对付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当前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其中“竭泽而渔”和“因噎废食”的观点都是极端的,不可取的。
所谓“竭泽而渔”,就是用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这是发达国家过去曾经走过的、以牺牲全球共同利益特别是落后国家利益的、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路子。
所谓“因噎废食”,则是把发展看作是生态环境的万恶之源,主张以抑制发展甚至停止发展的办法来求得环境的保护。这种观点等于让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永远停留在不发达状态,而只要依然停留在不发达状态,也就永远没有走出生态环境危机的希望,因为事实已经表明,人们治理环境的能力和动力必须以一定的发达程度为前提。
唯一正确的选择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1994年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和1996年编制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确立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就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而言,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保护生态环境,“边发展边治理”,把生态环境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使经济发展能够有一个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并逐步实现发展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三
根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陕西提出了“九五”和2010年环保目标:到本世纪末,力争使全省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加剧得到控制,主要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提高,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改善。
为确保“九五”环保目标的实现,省上制定了《四三二O工程》,即“九五”期间重点抓好渭河、延河、丹江三条河流水污染防治,石油开发区、煤炭开发区、金矿区三个矿区采矿秩序整顿和生态环境保护,西安、铜川、延安三个城市大气治理,府谷、略阳、兴平三个县市的区域整治,二十个重点污染企业的综合整治。去年9月省政府又专门下发了《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从九个方面对全省环保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去年以来,我省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对此分管环保工作的潘连生副省长曾这样评价:态度坚决,政令畅通,措施得力,上下协调,打了几个硬仗,为“九五”环保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第一个硬仗是取缔、关停小造纸等15种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到去年9月底的规定时间内共取缔、关闭“15小”1342家,为应取缔、关闭企业的90%。年底又坚决整治了一些地方“15小”死灰复燃的问题。
第二个硬仗是彻底整顿小秦岭金矿区。这项整顿历时多年,出现过多次反复。去年在河南省的协同下,环保、工商、地矿、公检法司等17个部门联合作战,用了近一年时间,前前后后打了几个战役,终于把多年聚积的矛盾基本解决,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第三个硬仗是由省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带队,到8个地市、36个县区、43个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查处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
为了地球上的生命,人类正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这种努力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但它又是一个极其有价值的过程。因为它使21世纪地球上的生命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