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07日

陕西工人报北国周末 千里铁道涌真情 为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广告

当前版:第A5版:北国周末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北国周末
05

为了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少尉军官薛若卫资助七名失学儿童的故事

文/贾卫国

1994年5月的一个周末。

在武警济南指挥学校一间普通的学员宿舍里,学员薛若卫正伏案读书,无意中发现桌上战友外出带回的几张简报。薛若卫随手翻了翻,意外地发现这是几份关于“希望工程”、“百万爱心在行动”的简报。他一口气读完了,并拿出笔记本记着,思考着。 

“每年全国有100多万儿童因经济困难面临失学,仅济南地区每年就有5万多儿童失去上学的机会……”

“希望工程”这个字眼对薛若卫并不陌生,但这么详细的资料还是第一次看到。薛若卫被震动了。想想自己家乡的小山村,想想小时候渴望读书的心情,再想含辛茹苦供他和弟弟从小学到大学的父母,小薛的心不由得隐隐作痛。

第二天一早,薛若卫给学校请了假,来到共青团济南市委权益部“希望工程”办公室。

“请河,我想资助失学儿童,怎么办理手续?”

正忙着写材料的杨长军部长,一看眼前这位身穿橄榄绿、一脸忠厚的武警警校学员,便热情地领他找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张卫东同志。不巧张卫东外出办事,小薛就在办公室门口耐心地等着:一个小时后,张卫东回来了。在说明来意后,张卫东连忙拿出失学儿童登记簿,让薛若卫自己选。翻翻手里这一大摞失学儿童名单,薛若卫犯难了。去时,本想资助一名失学儿童,但一看名单上竟有那么多失学儿童需要资助,他便下决心资助了4名!

薛若卫还没挣工资,只是个每月领60元津贴费的武警学员。身上仅百十块钱。小薛知道这是不够的,忙向张卫东同志解释:

“两个月后,我就毕业领工资了,我能不能分批付款。我是一名军人,请您相信我。”

张卫东被眼前这位普通军人的言行感动了,当即为薛若卫办理了分批付款资助失学儿童的手续。

按要求,资助人得给被资助的失学儿童留下通信地址。当张卫东让薛若卫填写时,他却笑笑说:“不填了,通信既花钱又分散学习精力。再说,资助他们重返校园也不是想让他们感激。我相信当地政府、学校会重视这份钱,搞好教育,教好每一名儿童;我也相信这四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后会加倍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两个月后,薛若卫警校毕业被分配在武警山东总队第二支队八中队担任司务长。当第一个月的工资刚刚领到手,他便迫不急待地骑着自行车,跑了20多里路,来到共青团济南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交了资助款。

看看日历表,共青团济南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祁莉红,不觉着急起来。眼看“希望工程”表彰大会就要召开了。就剩薛若卫一人不知去向,也没有一点音信。

在这之前,祁莉红已先后两次给薛若卫去信联系,发邀请函等。告知他已被评为“希望工程”先进个人。

祁莉红寄给薛若卫的两封信,薛若卫都收到了。他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召开表彰会,但薛若卫却打定主意不去参加。

“开表彰会是好事,引起社会的重视,唤起人们的同情心,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我不反对,举双手赞成!”

薛若卫说这话时态度热烈明朗。“但对于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军官,部队培养了我,也塑造了我。资助失学儿童是我内心自愿的,不是图评先进、受表彰,也不是图让人感恩报德。那样背离了初衷不说,也违反了一名军人的行为准则。我个人就是这么想的,别人怎么认为我没想过。”

表彰大会开过没几天,薛若卫给“希望工程”办公室很认真地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不要奖品,也不要证书。如实在不好处理,就把奖品寄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吧!

1995年8月,顶着炎炎赤日,薛若卫骑着自行车,驮着40多本小学生习作选和一些故事、童话书籍,来到共青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他心里想,用不了一个月小学生就都开学了,这些书籍都是贫困山区孩子们所希望的。

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卫东和祁莉红,看到这位熟悉的少尉军官满头大汗的样子,忙让到风扇底下凉快凉快。

“我想再资助一名失学儿童!”薛若卫未坐定就对为他倒水的祁莉红说。一听这话,张卫东和祁莉红不由自主地都向薛若卫投来惊讶的目光。他们清楚地记得,不久前薛若卫曾拿出一千多元钱资助了4名失学儿童六年小学全部学费。但在薛若卫真诚热切的目光注视下,祁莉红又很快拿出失学儿童登记表,一一给薛若卫介绍。

薛若卫发现,这次关于失学儿童的档案资料比上次健全多了。不仅有关于失学儿童的背景材料;每个简历上,还贴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孩子的照片。这使他喜出望外,薛若卫没想到,在此即可目睹他要资助的小朋友的音容笑貌。

“开始也想资助一名失学儿童,但看看一张张可爱的照片,心里就抑制不住高兴,就采取分批付款形式,先交了一半,又资助了两名失学儿童。”

说这话时,薛若卫流露出一脸欣慰的笑容。

提起这两名失学儿童的资金,薛若卫顿时神情严肃起来。父母都是在大山里靠种地吃饭的农民,家里日子过得并不宽余,我还得担负上大学的弟弟一部分生活费。千把块钱在一些大款眼里不过是喝喝酒、跳跳舞、唱唱歌的小消费、小意思,我却是平时从吃、穿、用中一分一分节省的!工资就那么有数的几个钱,看起来星星点点不起眼,时间久了,积少成多。

1995年10月,薛若卫在中队组织木马训练中,不慎扭了脚脖子,脚肿痛得下不来床。正赶上他定好了交余下一部分资助金的时间。怎么办?人不可言而无信,薛若卫忍着脚痛爬在桌子上,给“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不能亲自交资助款的原由,特地委托战友时晓杰准时把钱送到“希望工程”。

“在社会大家庭里生活,人人都应该对周围的人存一份关爱,怀有一份责任。只要你全身心地去爱别人,必将赢得别人更深情的爱。否则,你即使有座金山,活着也是一种悲哀。”

为此,薛若卫常常为自己的所做所为而感到充实;为这样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而深感问心无愧。

1996年4月,在这样一个花红柳绿、春色宜人的日子里,薛若卫也迎来了他爱情的甜蜜序曲。这是薛若卫所期待的。经人介绍,薛若卫认识了在武警山东总队医院当护士的文职干部李梅梅。同是绿色阵营中的一员,共同的理想与追求,使他们在一段相处后,陶醉于甜蜜的爱情之中。 

爱情是一只美丽的蝴蝶,它总是在你不留意时翩翩降落在你的心头。李梅梅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就在军营长大。良好的家庭教育,长期的军旅情结,使她不仅钟爱军营,而且有意选择军人作为自己的伴侣。

薛若卫也为这份情缘喜不自禁。

7月中旬的一个傍晚,迎着丝丝晚风,两人相约在长长的绿荫下。薛若卫特地约李梅梅出来,是想同梅梅商量一件事。这事在薛若卫心里想了好久了。他想告诉李梅梅,但又一时猜不出梅梅的心思。两人静静地走了一段路,薛若卫终于鼓起勇气。

“梅梅,有个想法想给你说说。”

“啥事?这么神秘兮兮的。”梅梅笑了笑。

“我已资助了六名失学儿童。过几天,是你的生日,又是‘八一’建军节,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咱们共同资助一名失学儿童作为纪念吧!” 

薛若卫一口气说完了心里话,并一直以期待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李梅梅。李梅梅没说话,却轻轻地握住了薛若卫的手!

回家后,李梅梅为自己的举动激动得再也无法人睡,并连夜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

“若卫,和你在一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你虽然不富有,但你善良的心地、乐于助人的品格却证明你比任何人都富有……”薛若卫手捧既是战友又是女友的李梅梅的来信,沉浸在无限幸福之中。此刻,他深深体味到了“理解”二字,在爱情中,多么的动人和珍贵!

“八一”那天,已经定婚的薛若卫和李梅梅骑着自行车,双双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当祁莉红和张卫东得知眼前的这位女军官,是薛若卫的女朋友,并且专门一同来资助失学儿童时,立时被这对军人情侣深深感动了。

“祝贺你们,请你们选一名失学儿童吧!”

“你们给选吧,不要告诉失学儿童我们是谁。非要填写,就在上面写上武警叔叔、武警阿姨吧!让他们知道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想着他们,在关心他们……”

这就是少尉军官薛若卫。但愿薛若卫这平平凡凡的行为,能引起人们的思索;但愿薛若卫这朴朴实实的精神,能化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缕缕新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