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10日
头版
01

一马当先

——记省劳模、建行桃下专业行行长马国琪

在谈到企业如何生存、发展时,他的感受最深: “要想求生存,就要求发展;要想求发展,就要积极进取。”这不但是他上任以来,从实践中得到的答案,也是他所在的单位近年来所走过的路程。说这话的人是省劳模、建设银行桃下专业支行行长,名叫马国琪。

1994年元月初,马国琪上任。桃下专业支行是为经办秦岭电厂、金堆城钼业公司固定资产投资业务而设立的。八十年代后期,这两项工程相继竣工投产,该行业务也急剧萎缩,人心涣散,濒临降格甚至撤销的局面。马国琪没有退缩,他和搭挡薛振峰密切合作,与全行职工共同探索发展的路子,针对本行的情况,制定出一整套规章,发动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对人员进行调整,能者上,庸者下,做到人尽其才,并制定出当年的奋斗目标。他在行里倡导:“行里的事靠大家,大家的事靠集体”的思想。不管干什么事,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如:要求行里职工要使用文明用语。一次,他给副行长打电话,没有执行,便自罚50元。8点上班,7:50分点名,这是行规。他曾因工作迟到一次,请假一次,考勤人员没登记。他知道后除批评考勤人员外,还从当月工资中扣除该扣的部分。这两件事虽小,但在职工中反响很大,他们看到新来的领导不但敢说、敢做、事事起带头作用,还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该行的希望。

马国琪说:官好当,但要当个称职的好官,一个能带领大伙同舟共济、能拓展业务,把效益搞上去的官就难了。他初来时,行里与本地的大型企业基本上没什么业务。如何拓展新的业务领地,已成了他朝思暮想的事。他和领导班子制定了“先人秦电、再进金堆”的策略,并通过行里职工一一认识了毗邻的秦岭电厂的有关领导。每次结交一个新朋友,他都是那句话:我们是来听取意见的,是来为企业服务的。如果需要,我们会竭尽全力。看似平淡的话,但却反映出桃下行已改变了工作作风,采取主动出击,广交朋友,不断拓展了自己的业务领地。1994年5月,秦岭电厂房改,马国琪立即制定严密的收款方案,选调业务骨干,现场办公,边收款,边办理住房抵押贷款,3天收款近千万元,现场办理抵押贷款250户100余万元。第一炮就在秦电打响,令人刮目相看。

紧接着,秦岭电厂举行全厂职工七·一歌咏比赛。这对马国琪来讲,是天赐良机,是向秦电人宣传桃下行的大好时机。当时离演出只有四天,他立马组织职工排练,并邀请职工的男朋友,女朋友也加入演出行列,60人的合唱队,统一着装,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会场,还打着标语,正面是:向秦电职工致敬,背面是:银企携手创未来。一首“建行之歌”,一首“团结就是力量”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不几天,秦岭电厂的宣传栏中的十几幅照片中,桃下行就占有4张。从此,秦电人议论桃下行的人多了,来这里存款的人多了,办理业务的人多了。马国琪说:这比花几万元去宣传自己的效果要强几十倍。

马国琪没有满足,又向秦岭电厂代发工资领域拓展业务。那是1996年10月的事,当时,还有别的商业银行在与他们竞争。市场竞争靠竞争机制,靠领导者的胆略,众人的努力。桃下行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购置回70万元的专用设备,安装调试好,还培训专业人员按时开通。一卡在手,通存通兑,卡折并用,全区联网,大大方便了秦岭电厂的职工。桃下行快捷的服务更为企业树立下良好信誉,秦岭电厂在该行的业务急速扩展,两家关系更为密切。

马国琪在与秦岭电厂发展业务的同时,把眼光早就盯在远离自己80多里的金堆城钼业公司。马国琪先后十几次到金堆城钼业公司发展业务。仅三个月,他往返不下千余里。如今他们在金堆城建了一个办事处和一个代办储蓄所,开通了通存通兑,电子联行等业务,存款现已达2200万元。他们还主动延长工作时间,节假日不休息。这一举措不但方便了金堆城的广大职工群众,还促使当地其他金融机构也延长了营业时间,改变了工作方法。用金堆城人的话说:这是“桃下效应”。

良好的服务,不但促进了企业发展,也为该行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三年来,累计实现利润1659万,各类存款已达2亿多元。人均存款、利润名列全省建行前列。眼下马国琪仍马不停蹄地四处奔波,行里建起家属楼、改造了办公楼、办起了职工之家。而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就是住院,有时为一笔贷款,一项业务也会随时把人叫到医院。正如职工们传颂的:一马当先开路来,马国琪受之无愧! (柳江河杨少康)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