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8日

陕西工人报新闻广角 抗营重臣子——王鼎 末代港督彭定康旧事 太平山鸟瞰 世界之最在香港 港岛(飞虎队) 香港回归话收藏 驻港英军撤兵记

当前版:第A7版:新闻广角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新闻广角
07

驻港英军撤兵记

文/唐席平

一、1993年7月:英军首脑正式发出撤兵信息 

1840年的鸦片战争,香港沦为英国侵略者的殖民地。从那时起,英国米字旗在香港上空飘扬了150多年。

此间,英国政府一直在香港保持着一支数量相对稳定的部队。

据资料显示:英国驻港男女军人共有11000人,其中包括8500名军事人员和约2500名文职人员。其中华人约占38%,喀尔廓(也称巴泊尔)部队约占43%,英籍官兵约占19%。军种有陆军、海军、空军等。驻港三军均由佩戴少将军衔的英国军队总司令指挥。除此正规军外,英军驻港还有两支特殊的队伍:一支是皇家香港军团。该军团是一支轻装备的侦察团,成员是来自不同国籍和行业的志愿人员,军团配有志愿人员946名,常额人员55名,以负责保障香港内部安全为主,并在发生灾难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救灾,出动时由英军总司令指挥。皇家香港辅助空军则是另一支后备武装力量。总部设在启德国际机场,拥有飞机7架,常额人员83名及志愿人员131名。

随着1997年7月1日临近,英国撤军的部暑已势在必行,行动较早的恐怕是驻港英军了。早在1993年7月19日,英国国防部次官韩利就在下院正式宣布:从1994年下半年起,驻港英军逐步撤走,到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前只留下约3000名左右喀尔廓部队,此后全部撤离香港。

时隔3年即1996年8月29日,驻港英军司令邓守仁发布新闻公布:从今天起驻港英军各种设施亦将陆续关闭,直到1997年中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1997年6月底的最后6星期驻港英军人数约为1500人,其后全部撤出香港。

二、1995年6月,英军情报中心关门大吉

设在香港赤柱附近春坎角的“英军通讯中心”。实际上是“英军情报中心”。进入1995年6月后,这个情报中心纷纷运走各种各样的设施,人们已看不见舂坎角山顶的“大镬”形天线了。不久后,人们才了解到,这个“英军情报中心”于6月间关门,搬往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上去了。

这个英军情报中心,直属于英国国防部空军,最先设在港岛小西湾,1981年才撤往舂坎角山上。它是专门收听敌方国家通讯和间谍人员秘密通讯的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港英军据说有“支援或管理英国在东南亚尚留存的军事力量或设施,并作为英国参与五国联防(即当年的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军事力量”。英空军在香港设这个通讯中心,主要是专门偷听中国内地军事情况,供所谓联防的上述5个国家使用。

该中心,最初是在港岛山顶的楼宇内设收听站,专门收听国内各地省市的电台广播,连内蒙古的广播也收听。一段时间里,英、美都把这些收到的广播资料当成是难得的情报,不少专家就是靠这些资料去分析中国内地军政情况。60年代初,英方认为有的华人翻译不可靠,于是关闭了这个收听站,并将大批懂各种语言的收听员、翻译解雇了。

在这个中心工作的有不少香港华人,但他们不准进偷听情报的地方,连雇请的华人清洁工、打字员都是聋哑人。中心的招牌是英军物业管理处,一直是外人勿近的禁区。

英国派到该中心的专家,据说均是英M15(英军情报局第五处)的人马。他们大多能写中文,能讲汉语,有的则在香港东方语文中心学中文。有一个时期,他们还请中国语文教师进中心教专家学中文,令人奇怪的是,有些专家竟要学中文草书。对此,有的教师不解地问学草书有何用?回答是“大陆的机密文件是用草书写的。”

三、1995年9月:“皇家香港义勇军”解散消失

1995年9月11日,一则消息立即惊动了港岛——在香港存在了141年的“皇家香港义勇军”正式宣布解散。

“香港义勇军”是一个有过辉煌历史的准军事组织,成立于1854年5月。当时,英国正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港岛上的英军锐减。于是港英当局以“志愿”方式征召本地居民入伍,参与维护香港社会治安并负一定军事责任。

近些年来,“义勇军”的主要任务是缉查陆上及海上的偷渡者,以及边境巡逻。由于多年和平及香港社会日渐富裕,“义勇军”主要由志愿者组成,所以近些年加入“义勇军”的,绝大部分都是军旅生活的“发烧友”,其中不乏自己贴钱来当“义勇军”的事业成功人士和富家子弟。

截止解散前,“义勇军”的编制共有900人(其中100余人是女兵)组成5个连,1个是中央指挥连,4个是执行勤务连,共配有轻武器长短枪900多支,吉普车90余辆及部分辅助车。各连队都配有高频通讯器材。

四、1996年9月:石岗英军风笛军乐成绝响

1996年8月30日,下午4时,驻守香港石岗军营的皇家电机工程团第50香港修理厂,举行了隆重的关团仪式:由驻港三军司令邓守仁少将主礼,服役于该厂的军人进行大会操,皇家电机工程团军乐团则在场演奏。此次英国式的风笛军乐及步操仪式——无不成为历史的绝响。

新界石岗的驻港英军军眷宿舍四周,绿草如茵,环境静谧。以往,每逢周五上午,这里就变成热闹的市集。1996年9月后,英军逐步撤出香港,石岗军营行将关团。在此之前,这个市集先行结束。8月30日最后一个“墟期”,大批香港市民专程前往看它“最后一眼”

早上8时许,部分小贩已把货物运来。草地、树旁放满了衣服、玩具、陶瓷等各式各样货品,价钱较市面便宜。

自“周五市场”1979年设立以来,王先生夫妇就在这里摆卖丝制花朵。王先生介绍说,初期市集不在宿舍内,而且只有20几个小贩,后来数目日增,才搬到现址,并设发牌制度。1982年开始,这市场由皇家空军接手管理,至今约有200名小贩。

大型旅游车陆续驶至,附近交通挤得水泄不通。有人估计石岗市集最后一天的参观者达6000人,比平日多3倍。英军电台现场直播了当时情况,播音员约翰·享特上尉这天除穿着一身大红大绿、手舞足蹈,然而他对多年来由英军管理的石岗市集宣告结束,其实颇感哀伤。

五、1997年4月:昂船洲没有英国海军了

米字旗徐徐降下,200多名英国海军士兵分列走出军营,随后军营大门紧紧关上。1997年4月11日,中午12点30分整,英国在香港,也是亚洲的最后一个海军基地——香港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正式关闭。

“添马舰”是英国海军的一艘战船,于1897年4月11日到达香港,停泊在维多利亚海港。1962年,英国海军在香港中环建成了以“添马舰”命名的海军基地。1993年5月,基地迁往昂船洲。但仍称作添马船海军基地。

英国驻港海军有现役军人600名,另在港招有65名文职人员,由海军司令直接指挥。海军除负责巡逻、防卫和水上警戒任务外,还协助警方检查海上走私,阻截和缉捕偷渡者,进行海上搜索、救援等工作。

据驻港英军有关官员透露,昂船洲添马舰海军基地关闭后,驻港英国海军将陆续撤出香港,但舰队将继续执行海上任务,直至1997年6月30日。

目前,驻港英军与驻港中国人民解放军交接工作已进入实际操作性阶段。4月21日,40名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第一批先遣人员,在驻港部队副司令员周伯荣少将的率领下,抵达香港中环驻港英军威尔斯亲王军营,开始为今年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接管香港防务进行必要的准备。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描画:1997年6月30日午夜时,亦即7月1日零时,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被称之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温暖怀抱,全港欢腾,举国同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