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劳模也是人
沈利斌
前些日子去某报社送稿,路遇一熟悉的摄影前辈,他见笔者手拿某劳模秉灯夜读的新闻照片后,调侃到:“我真不知你们是咋想的,一报道劳模就是无休止的工作、学习,好端端一个人偏要给搞成个机器人!”初听此言,尚难猜其中玄机,回来后细想想,到也悟出些奥妙。
现在总有些人,以为劳模就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似乎谁当了劳模,从此便戴上枷锁,弦要绷紧,手脚要勤,思想上不能松懈,工作中理应争先;对此,我们的新闻媒介似乎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俟宣传劳模,便不外是奉献再奉献,而从不敢让其索取,即便是正当合理的,也怕有损其形象,一概予以剔除,无形中也给劳模套上笼套。总之当上劳模,就是山崩地裂也要以工作为重,否则,何以当劳模?有部电影叫《大海风》,里面塑造了一位女劳模,讲她因当了劳模,不敢请假,不理家事,处处严以律己,努力工作,却忽视了丈夫女儿,乃至丈夫与其离婚,女儿也随父东渡日本,空留一人在家暗自神伤。这虽是一个艺术虚构,但溯其源则于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对劳模的误区所在是因为对于劳模,人们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把他们过分地孤立了,而忽视了其普通人、普通生活的一面,忽略了他们情感和物质需求。
故此,对劳模的宣传,应首先基于他是个人,让人们熟悉他们不是劳模的一面,也为他们卸去不堪重负的精神枷锁,只有这样,上面影片中提到的劳模遭遇才不至于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