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降价冲击波
(上接一版)他们仍纷纷对这件事进行热点追踪,并就事态可能的发展趋势对政府职能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采访,各种报道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尚没有结束。从中央到地方,各大报纸及新华社,同样对这场竞价风波给予了强烈地关注和一定程度地报道。使这场竞价风波变得更加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然而不管怎么说,民生集团的降价做法,对广大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在民生进价销售的几天里,我曾两次来到民生大楼进行采访,在我采访的顾客当中,几乎所有的人对民生的降价销售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多年来民生大楼的价格和其他大中商店的价格属于同一水平,但是其他商店或者店内有的柜台,多年来都不同程度实行打折销售,而民生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价格,尽管起到了稳定市场物价的作用,但是民生却为此而失去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这对民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这次降价销售,是民生集团重新找回自己市场份额的一次成功的尝试。在民生大楼家电商场,一位干部模样的顾客在购买一台彩电,趁其夫人交款的功夫,我和他进行了交谈。我问:“你知道别的商店比民生还早就降价销售吗?”他答“知道”。“民生降价后的价格和其他商店降价后的价格谁更低?”“很难说,但就这台彩电来讲,降价后的价格都相差不大了。”“那你为什么要买民生的?”“当然是喜欢民生的啦”。他进一步解释道:“在西安所有的商业企业中,我认为民生是最好的,民生大楼的设施是最好的,商品品种是最全的,质量是最好的,服务态度和售后服务更是其他商店所不能比的。过去唯一认为不足的就是不降价,现在价格也降下来了,在民生购物再无什么可挑剔的了。”
一位家住南郊三爻村的农民,在民生大楼购买了3台彩电和6双皮鞋。他说,民生的名字在他和乡亲们的心目中是响当当的,只是以前觉得价格高,好象是为有钱人开的,因而老想到民生买东西却又怕多掏钱。现在好了,民生的价格降得比普通商店的价格还要低,在一流的商店买一流的商品,却付的是比普通商店低的价格,这么好的机会,谁能让它错过呢?一位来自蓝田的消费者则激动地告诉我,民生在蓝田扶贫救灾,支持希望工程,这在全县父老乡亲是妇儒皆知,大家早就想来民生购物了,听说商品降价,纷纷结伙来到民生大楼。他们在这里买东西,感到非常亲切。他们深有体会地说,民生人太好了,他们总是想着别人,想着需要帮助的人,想着消费者,我们再不在民生买东西,那就有些太过意不去了。而一位购买抽油烟机的中年妇女则告诉我,在民生购物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享受,这么好的气氛,这么好的商品,这么好的价格,这么好的服务,真是买时舒心,买后放心。她告诉我,她以前图便宜,在小商店买了一台空调,未买时,服务员异常热情,等交了钱,服务员态度马上就变了,拉出来一台空调,你要也是这,不要也是这。回去后空调就出了毛病,请求商家来修或换,叫了几次都没人理,真是把人气坏了。他怀着试试看的态度,冒充是在民生买的,请求民生给予帮助,没想到放下电话民生的维修人员就到了家里,很快就修好了。所以她说:“今后只要民生的商品,价格和外面的差不多,我只认民生一家。”
总之,这次降价活动,使得民生集团与消费者长期建立起来的鱼水感情更近了一步,它的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变得更加真切和完美,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商业零售中的的地位,产生的长远影响还远不只这些。
(五)
民生集团为什么对西安商界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民生的号召力,不仅来自于他们硬件设施全西北第一、销售收入全西北第一、上缴利税全西北第一的雄厚实力,也来自于他们先进科学的管理、最优的质量和最好的服务。还与他们长期以来认真实施市委精神文明“八大工程”,扶贫济困,资助社会福利事业;通过“与交警同行”、“让咱西安火起来”等,带头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替国分忧,替民分忧,奉献社会,服务人民,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来的良好的社会形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像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万绍芬所说,民生的设施是全国最好的,民生的社会形象是全国最好的,民生的经营在全国是最好的,民生商品的价格之低,在北京也同样是没有的。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来民生视察也说,民生的购物环境是一流的,价格也适中,若在北京也是最好的商店。正因为如此,西安市委市政府在接待外省市领导及接待外宾时,把参观民生集团列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民生还成功地接待了由54个国家100多个市长参加的历史都市市长会议,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和称赞,为国争了光,为西安人民争了光。不久前,中宣部、内贸部带领各大新闻媒介记者来民生参观总结经验。记者们感叹,民生这样好的购物环境,在北京也是没有的,在西安能看到这样好的商店,实在是出乎意料。这些无形的巨额资产,是民生集团几十年奉献积累的结果,是西安任何一个商家都具备不了的。因而也不可能有任何一个商家的行动能够像民生集团这样,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力。
(六)
民生集团等大商家的降价销售,无疑对西安的商界也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也向商业企业及有关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首先,人们无法预料,这场降价大战还能打多久,打到什么样的程度。几个月以来,整个西安商界降价风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虽然这样做,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对商家来说,却面临着一场新的生死考验。因为人们的购买力总是有限的,购物热潮过去之后,必然进入购物萧条阶段,企业在低利润与低销售的困境之中将如何度过?作为企业,都是为获取利润而生存的,那么当大家竞相降价,降到失去利润甚至亏损时,不少商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企业还能有能力改善经营,提高信誉?职工还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良的服务吗?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适应的度,那么降价的度究竟应该是多少?又有谁能够把握住这个度。另外,在这场商战中,还出现了一些不大正常的迹象。比如在竞争中,有的商家不是从质量和服务人手,争取顾客,而是把矛头指向了对自己竞争对手的攻击,好在民生并没有针锋相对去应战,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井井有条地管理及真诚周到的服务赢得每一位顾客。这更体现出民生在这场商战中的成熟与气度。否则这场价格大战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那么如何引导商家之间进行良性竞争,避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恶性竞争,谁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这给我们的商家及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总之,这场大商店之间的降价大战已经打响,今后的发展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不过人们还是衷心地希望每个商家,竞争归竞争,千万别伤了和气,应该像民生集团等几个大商家对去年某店开业时真诚的支持那样,商家之间也应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谅解,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帮助和多一些友谊,携起手来,共同担负起繁荣西安市场的历史责任。 (本报记者 惠焕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