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7月29日
世界之窗
04

精明的经营之道

大川

这次去德国,主要任务是参加莱比锡国际书刊博览会,同时参观访问一家期刊企业。

这是一家私人出版社,也是欧洲最大的期刊出版社,名字叫“亨利希鲍尔出版集团”。集团创办于1875年,如今已传到第四代。共有员工6900名,出版120种杂志,以妇女、电视、青少年周刊为主,年用纸40万吨,在德国境内年发行10亿册,每个德国人平均13册。去年的经营额为30亿马克(1马克相当于5元人民币,即等于150亿人民币。为着好懂好记,以下均以人民币为单位表述),创利20亿人民币,人均创利近30万元。职工月工资高者5万多元,低者2万左右。一听这数字,就有点吓人,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访问过程中,我想方设法弄清他们的奥秘何在。择其要者,有以下四点:

一是建立高效“架构”。架构就是管理机构和体制。为了提高效率,集团不设董事会,从上到下,逐级聘任;自下而上,一级对一级负责。用人,经营,重要决策,按分工由各级老板说了算。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就是看经济效益,完成任务情况。完不成指标,立即解聘,半小时之内就可离开集团,由自己另谋出路。是人的素质高呢,还是对这种办法已习以为常,没有因“罢官”解聘闹事的,没有跑到老板家要饭吃的,也没有提上家伙吓人的,或给老板门上锁子眼塞火柴把的。

二是提高员工素质。这方面,老板是舍得投资的,用各种办法进行培训,而且不惜花重金培养拔尖人才。因为人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企业效益。解雇一名不称职的员工很容易,但真正的人才想“跳槽”,老板就会千方百计进行笼络,设法挽留,包括提高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工作时,老板和员工是劳资雇用关系,下了班,又成了很好的朋友。

三是重视成本核算。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质是降低成本的竞争。谁家成本低,谁家就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化的管理,高素质的队伍,可观的发行量,领先的技术和设备,都可以使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唯利是图,是他们的经营哲学;精打细算,是他们的经营之道。当然,唯利是图也不是不讲质量,可以制黄贩黄,出版乌七八糟的东西。集团一本定价12.5元的杂志,成本只有2元,在本国同行中属遥遥领先者。杂志期发量不到30万册的,自动停刊,淘汰,因为得不偿失,无利可图,失去了竞争能力。四是开拓国外市场。从80年代初到现在,先后在美、英、法、意、波、匈、捷等10多个国家办起了杂志出版社,年发行8.8亿册,接近德国境内发行的数字。在一些国家,还投资建起了印刷工厂,形成配套工程和综合生产能力,以降低成本。在本国办企业,纳税率是40%,而在国外则是30—40%之间,比在国内划算。在我们参观访问的两天当中,社长赛尔,副社长保尔曼一直作陪,形影不离,热情接待。他们这样做,是看中了中国的市场。我们经常说要扩大开放,鲍尔集团的做法,就有值得借鉴之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