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闯“死亡达坂”
文/边人
葱岭古道,丝绸之路上一段最恐怖、难行的冰川险路。唐代一支商队路经这里,一场暴风雪使万名商贾和数千峰骆驼全部丧生;世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远征”帕米尔时,在此望而却步。今天,人民解放军为抢救一位浙江籍民工的生命,又“历险”此道,在“生命禁区”里“爆”出一条新闻——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中旬,新疆边防军官兵为抢救一名普通民工的生命,夜行令人谈虎色变的冰川险道三百六十多公里,翻越两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死亡达坂”,从而使危重病人挣脱了死神的怀抱。据考证,能在风雪之夜远距离闯此古丝路险道,这在新疆历史上尚属首次。
随着病人的讲述,我们把镜头拉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的风雪之夜。手表的指针正指向凌晨二时三十分。天路入云的帕米尔高原上,刺眼的光柱照着狭窄崎岖的冰川险道,一辆军车迎着风雪艰难地蠕动着。“快点吧,再快些!”车上的指挥员不停地催促着,尽管窗外是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开车的解放军战士脸上,却渗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五日凌晨二时许,驻疆某部耿万胜大校接到紧急求援:在喀喇昆仑山上承建工程的浙江平阳井巷工程公司,有一位叫张俊海的民工患胃穿孔,正在山上一个医疗站抢救,目前已报病危。必须尽快送到山下抢救,否则,病人根本没有活的可能!
这是个群山竞拔的风雪世界,平均海拔三千五百米以上,人称“地球第三级”,这里的最低点也比上海的摩天大楼高几十倍。因空气稀薄,地上没有一点绿色,天上不见一只飞鸟;人跑几步路就要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一阵粗气,否则就会当场昏倒;常见的感冒,能引发令人谈虎色变的高原肺水肿、脑水肿,让人丢掉性命。“这可关系到民工的生命呀!”因气候恶劣又是深夜,请求直升机救援危险极大,弄不好就会机毁人亡,这条路显然行不通。唯一的办法就是派车连夜护送病人下山,可这同样危险异常。耿大校了解情况后,一时心急如焚。
此刻,井巷工程公司的林垂午经理同样忧虑异常,坐立不安。公司里唯一的一辆车坏了,需要大修。在这片荒原上,他确实找不到车了,退一万步讲既使有车,任你花多少钱,谁敢在夜里闯这种险道呢?搞不好就会车毁人亡,抛尸荒野呀!他知道,要把病人送到山下医院,途中要走三百六十多公里陡峭的冰川险道不说,中间还要翻越两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死亡达坂”,在这冰天雪地的深夜“出征”,边防将士要担多大风险呀?为了一名和他们素不相识的普通民工,军方会派车护送吗?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的心只往下沉……
在这种恶劣天候下上路,根本无法保证人车安全。但耿大校心里也清楚,若拖延下去,病人必死无疑。为了这位民工兄弟的生命,经过短暂考虑,他毅然决定派副主任杨兵和驾驶员田祥彪护送病号下山,尽管临行前他千叮咛万嘱咐,但这位老军人的心却怎么也难以放下。
路的一边是雪山,山势峥嵘可怖,好象无数倒插着的刀戟,直指苍穹。一边是无底的深谷,入一旦失足不摔成肉泥也尸骨难寻。行走在这狭窄的冰雪险道上,就是白天也会让人心惊胆寒。当年玄奘法师西行路过这里时曾日有惊心动魄的记载:“经途险阻,风雪惨烈。遇者丧命,难以全生。”唐代一支由万人和数千峰骆驼组成的大商队路过时,一场暴风雪导致“全军覆没”,无一生还,至今还有许多探险者孜孜不倦地寻找这些宝藏。一八九四年,瑞典人斯文赫定率领探险队,试图登上有“冰山之父”之称的慕士塔格峰,但刚领教了这里的雪崩便望而却步。难怪这条道被西方人称做“白骨之路”。
当汽车翻越海拔五千多米、有“死亡达坂”之称的黑卡达坂时,强烈的高山反应使驾驶员田祥彪感到胸闷如堵,头疼欲裂。陪送病人的领导更如得了大病一般,心跳脑胀,呕吐不止。他说,那滋味真是欲生不能,求死不得,简直比死还难受!难怪千万年来,有无数商贾、使者在此命丧九泉,抛尸荒野。
尽管官兵此时痛苦不堪,他们却不敢停下来休息,因为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很容易冻坏水箱等,如果车“爬窗”了,在这荒无人烟的风雪世界里向外界求援几乎不可能,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小田紧紧咬着嘴唇,双手死死握住方向盘,此时,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杀开一条血路”,尽快冲出这块“死地”。
尽管他踩完了油门,但因空气极其稀薄汽油燃烧不充分,在山下快如闪电的越野吉普,此时却象拖拉机一般“突—突”地吼叫着,硬是跑不起来,官兵越发焦急起来。
这时候,他们更担心另外一件事,那就是雪崩!由于山高坡陡,历史上这里不仅有滚石伤人之害,雪崩也极其频繁。每当雪崩发生,成千上万立方米的积雪会以泰山压顶之势,骤然倾泻而下。雪崩在它高速运动过程中,还会引起空气剧烈震荡,在雪崩前方造成强大的气浪,即所谓的“雪崩风”。雪崩风有摧毁一切之势,人畜若被卷入,当场就会摔成肉泥。
当车行至海拔近六千米的麻扎(维吾尔语,坟墓的意思)达坂时,越野车突然熄灭了。真是怕鬼出鬼,官兵大吃一惊!车若坏在这里,哪能有活的希望!自己死了事小,车上还拉着一位病危的民工兄弟,部队该怎样向他的妻子儿女交待呀!
真是苍天有眼,值得庆幸的是车子没有发生机械故障,经检查,只是空气太稀薄,发动机自动停止工作而已。很快,越野车又顶着风雪出发了。极其频繁的雪崩,他们在路上竟没遇到一次。小田说,这真是幸运之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上午十时三十分,沾满泥雪的小车,终于载着生命垂危的民工,开进了解放军第十八医院。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张俊海终于从死亡线上又回到了亲人的怀抱。几名医生说,多亏边防将士送的及时,否则,这病就没治了。“奇迹呀,在极度酷寒缺氧的高原上,得这种大病能活下来,这的确是个天大的奇迹!”一位医学专家了解情况后连声赞叹。
如今,这位江南子弟的身体已经康复,他眼含热泪说:是边防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果不是他们拼死相救,我早就葬身高原了!要说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不是钱,而是人与人之间真挚无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