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商品房医疗旅游
渐成投诉新热点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1997年上半年受理消费者投诉6651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4.1%,解决率为94.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927819元。
(一)卖房诱骗人买房遇麻烦上半年已受理消费者投诉上百起,比上年同期增长二倍以上,其欺骗手段主要有:
——广告虚假。一些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广告诱骗购房者。
——面积不符。购房者图纸上的住房面积与实际面积出入较大。
——无房产权。现在,有些房地产商出售的商品房根本无房产权,却瞒天过海诱骗购房者。
(二)医疗作风欠佳患者家属争议多近年来,少数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的治疗中,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医疗器械质量差、药价乱等问题,消费者的投拆逐年增多,上半年尤为突出,受理消费者投拆8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
——工作大意。少数医护人员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麻痹大意,已严重影响和危及患者的康复,甚至造成死亡。
——器械质量差。当前在医院中的一些医疗器械设备质量低劣,已构成对患者新的生命威胁。
——药品价乱。目前,一些医院药品的价格没有谱,任意开价,患者常常被“宰”。
(三)旅游雾里看花游客抱怨甚多今年上半年,受理消费者投诉27件,已成为新的投诉热点。
——承诺不实。有些旅游部门在组织旅游时,对消费者作出了很多承诺,可是在履行时,往往不能兑现。
——服务差。旅客在旅游过程中,有些导游人员工作马虎,导游形同虚设,引起旅客的严重不满。
(四)邮购:“绿色运河”泛滥成灾近年来,邮购一直严重地困扰着广大消费者。少数经营者通过登广告、发信息等方式诱骗消费者。今年上半年,受理消费者投诉高达286件。
——邮件不符。在邮购中,少数经营者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将消费者不需要的物品邮给对方。
——石沉大海。今年邮品市场火爆,集邮者猛增,邮购邮品成为集邮爱好者的交易方式。可是,不少消费者只是汇钱出去,却不见邮品寄来。
(摘自《北京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