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1997年09月20日

陕西工人报社会经纬 爆炸声声泪不绝 父杀逆子当怨谁? 活捉贩毒老妪 “安乐死”呼唤法律 广告

当前版:第A8版:社会经纬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社会经纬
08

父杀逆子当怨谁?

文/姜永文

今年3月20日,一声声凄厉的警笛划破了山西省寿阳县解愁乡下解愁村宁静的上空。

“出啥事啦?”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们带着几分疑问,几分惊愕,象潮水般地追着警车来到村民王海深老汉家的门前。不一会儿,大家只见一辈子老实巴交的王海深老汉手腕上戴着一副亮锃锃的手铐,被几名公安干警押上了一辆装有金属网栏的警车,随后,车子一溜烟似地向县城方向驶去。

“噢,原来是接福(王海深乳名)老汉勒死了他的大儿子!”

“除了祸害反蹲大牢,难为他啦……”

在看热闹的人群中,还有几位老年人望着远去的警车,禁不住为王海深老汉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苦苦生存路深深舐犊情

王海深是个苦命人。1928年1月当他刚刚降临到人间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他父亲只好给他在外找了个奶妈把他奶了出去。不久,父亲又续弦。两年后他被父亲接回家里,后娘却根本不把他当人看。他成天挨打受饿尝尽了人间的苦头。长大成家后,妻子相继为他生养了三男一女四个孩子,他把每个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心头肉。为了使他们免吃自己小时候的那份苦头,在那每年每人只分270斤口粮、一个劳动日分红只值一毛多钱的岁月里,王海深和妻子总是宁愿自己忍饥受饿,也要尽量让孩子们吃饱。当时他家人多劳力少,一年到头没有任何收入,夫妻俩就养了几只母鸡,靠卖鸡蛋的微薄收入供养孩子们穿戴和上学读书。对公家给每人每年分配的丈八布票一斤棉花证,夫妻俩总是优先给孩子们扯买穿戴,生怕他们受到半点冷冻,自己却是补补纳纳苟苟且且。特别是对大儿子王昌陶,因为他在兄妹中排行最大,干得家务活较多,父母总是时常给他吃点偏饭。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海深夫妻同心携手在生活的长河中苦苦跋涉的时候,1974年冬天的一个阴沉沉的夜晚,全家人正在酣睡的时候,突然他的妻子撕心裂肺地大喊大叫起来:“哎呀,头疼死啦!头疼死啦……”妻子喊叫惊醒了全家人。“孩他娘,你咋啦?你咋啦?”王海深赶紧起床照料,一边竭力按捺着痛苦挣扎的妻子,一边叫起大儿子二儿子去请医生。但医生还未请来,妻子便已眼睛发直、停止了呼吸。

妻子的猝死,对王海深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他简单地料理了妻子的后事后,一个人默默地挑起了家庭这副沉重的担子。每天,他上下午上地劳动给孩子们土里刨食,早午晚回家做饭喂鸡给孩子们补洗衣服。既当老子又当娘的光景虽然艰难万分,但他心里有一盏明晃晃的希望的灯塔:等我的孩子们长大了,我要好好享它几天清福!

苦苦二十年,养大一恶犬

然而,现实并非象王海深想得那么美好,那么惬意。随着岁月的流逝,孩子们都陆续长大成人。二子王昌珠、三子王昌世、姑娘王昌梅倒是挺争气,不仅诚实本分,而且对他也很孝敬,唯有长子王昌陶令他大失所望。

这个没有用心读过一天书的犬子,16岁就离开学校回村劳动。这本来可以为父亲分担一点肩上的份量,但他挑担子嫌重,锄苗子嫌困,不仅帮不上半点忙,还得让父亲跟上他多操心。有一次割谷子,队长批评他茬子留得太高,他火冒三丈地顶撞道:“你是不是活得不耐烦啦?”说着,扬起镰刀就要砍队长,撵得队长满地跑。第二天早晨,当王海深唤他上地劳动时,王昌陶两眼一瞪说:“我肚疼!”一“疼”就好几天。从此,他悟出了一个理儿:只要自己不怕死,才能避免别人欺。他用这种“敢打敢拼不要命”的“气魄”,曾一次次地征服过村干部的批评、老父的教训……

随着身体的健康发育,王昌陶的“个性特征”也发育得越来越“棒”。倘若谁要惹着他半点,不是拳脚相待就是棍棒奉还,非得拼个你死我活不成。在村办煤矿干活期间,他曾掀翻过矿长的办公桌,撕掉过出纳员的工资表,踢翻过办公室的火炉,抄砸过伙房的炊具……

20年前,他与本村一名比他大16岁的妇女勾搭成奸后,他把外出放羊、煤矿下井挣来的钱全都填到了那个“无底洞”里,从没往家里拿过一分一厘。有时满足不了对方的贪欲,他就回家逼拷老父。十年前,王海深准备把平时卖粮卖鸡蛋积攒下的千元钱让二儿子王昌珠结婚用,王昌陶知晓后却闹着要拿这笔钱讨好情妇。王海深不给,王昌陶振振有辞地质问道:

“老子养儿个个有份,你凭甚不给我?”

“结婚成家是正事,你若成家我同样尽力;可你放着正道不走偏要干那丢人败兴的事,凭甚问我要钱?”

王海深的话激怒了王昌陶,见目的达不到,便耿耿于怀,从此常常找借口辱骂殴打报复王海深,并把二弟和新娶的弟媳当成了与他分羹夺食的仇人。

对此,王海深老汉一来是看在亲生骨肉的份上,二来是出于家丑不宜外扬的考虑,对他总是忍了又忍,让了又让。然而,王海深越是忍气吞声,王昌陶越发觉得他软弱好欺,因而对他越来越猖狂,越来越残暴。

去年秋天,王海深的三儿子王昌世因病去世。一天,王昌陶见老父从三弟家里取出一只铜瓢准备自己使用,便上前抢夺。王海深不给,恼羞成怒的王昌陶便把王海深追赶到大门外打谷场上,顺手操起一把杈子向父亲乱抡乱捅,打得王海深头破血流,赶紧抱头朝他干活儿的村办煤矿跑去。

至此,王昌陶仍嫌不解恨,他手握父亲丢落的铜瓢,大声叫嚷着:“今儿个我非把你这老不死的打死不可!”王昌陶边喊边追着王海深往煤矿跑。在煤矿食堂门口,王昌陶挥起铜瓢对王海深劈头盖脸又一顿猛打。王海深抵挡不住,又慌忙逃到矿长办公室,王昌陶便又追至矿长办公室。当众人夺去了他手中的铜瓢后,他便用两脚狠踢他的老父。继而王昌陶又将王海深撵到坑口检身房,又是一顿拳打脚踢,最后,搬起王海深的被褥扔出门外用打火机点燃,才算出了心头的恶气。

今年1月26日(农历丙子年腊月十八日)下午,王昌陶又因向二弟媳姜代莲索要三弟生前使用过的照明电表,弟媳不给,彼此发生争执。争吵之间,王昌陶抡起一把镐头先是砸碎了父亲房间的门窗,后又返到后院向二弟的门窗砸来。弟媳见势不妙,慌忙跑上前去抢夺镐头。这时,王昌陶犹如疯狗一般,乱揪乱抓姜代莲的头发和耳朵。将她摔倒在地后,王昌陶又用脚在姜代莲伤痕累累的头上身上猛踩猛踢。姜代莲5岁的小姑娘燕燕见状后哭喊着跑到母亲身边搀扶母亲,王昌陶又疯狂地在这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踢了几脚……

王家的吵闹声惊动了四邻。眼看要出人命大案,邻居们纷纷赶来劝架。王昌陶对邻居们气急败坏地吼道:“你们谁管闲事我就劈死谁!”村支书陈志华闻讯后立即赶来调解,这时王昌陶顺手从院里捡起一把斧头向陈志华劈将过来,眼疾手快的陈志华急速躲开。正在王昌陶追砍陈志华的当儿,王海深老汉也闻讯从煤矿赶回,一进大门就被王昌陶抡过来的镐头在头上砸了个窟窿,顿时血流如注。这时恰好村办煤矿的汽车停在王家附近,众人才赶紧把王海深和姜代莲扶上汽车送往医院。见父亲和弟媳受了如此重伤,王昌陶仍然挥舞着斧头张牙舞爪地冲他们怒吼:“今日弄不死你们还有明日。我有的是雷管、炸药,劈不死你们也要炸死你们!”

这个祸害,公家不除我除!

王海深和姜代莲最明白,王昌陶是一个只要能说得出就能干得出的残暴之徒,不日必定还会再跟他们玩命。为免遭不测,待包扎缝合好伤口后,公媳俩立即找到驻乡派出所请求帮助。派出所的人说:“王昌陶打人行凶,我们只有拘留15天的权利。15天后放出来,他若继续跟你们闹腾怎么办?这个根本的问题我们派出所解决不了。”

派出所的解答,使公媳二人大失所望。回家吧?又怕这只恶狼连夜袭击。无奈,两人只好在乡政府办公室蹲了一夜。二日天明,公媳俩商定:由姜代莲带着她的孩子们先到外村亲戚家躲灾避难,王海深到县法院请求法律帮助。

法院的一位同志听取了王海深反映的情况后告诉他:“王昌陶虽有打人骂人的行为,但还够不上判刑的格;即使够上了,我们这里也是凭证据、凭文字材料办事。”

“我虽空口无凭,但你们可以到我村调查呀!”

“我们法院不出去调查!”

面对如此答复,王海深再次抬起了失望的双脚。

坐在归途的公共汽车上,一种空前的失落、恐怖、绝望之感无情地袭上了王海深的心头。这一切不幸不都是这个逆子害搅的吗?

逆子啊逆子,岁尾月末,家家户户都欢欢乐乐的忙乎着置办年货安顿过年,而你却要拿我们开杀戒,闹得大大小小躲的躲逃的逃四离五散,你把全家害得好苦哇!

逆子啊逆子,这么多年来你除打骂我不说,还动不动就要砍全家、炸全家,我老汉死了倒是小事,可我那二儿、二媳和小孙子们可不能死呀!如果硬等着派出所和法院惩治你,我看等到你的“格儿”够了,全家老小也就早死在你的手下了!

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他终于下定了决心。1月28日晚,趁其睡熟之机,他用绳子结束了这个孽子的生命。

王昌陶气绝身亡后,王海深怀着一种既轻松又失落的心情,掩上王昌陶的屋门返回了煤矿。

次日下午,放了寒假的王海深的二子王昌珠回到家中,得知老婆孩子被老大殴打外出“避难”的消息后,便于当晚将他们接回。

深夜,已经入睡的王昌珠被父亲唤醒。王海深把他领进王昌陶居住的那孔窑洞内,王昌珠一见到炕上被窝里一动不动的兄长,不由得一怔。这时,王海深用颤抖的手指了指王昌陶的尸体哽咽着说:“你哥他、他、我把他勒死啦。贵儿(王昌珠的小名),你们兄妹四人,哪个不是你爹的心头肉呀!你哥他,他,实在是逼得我无路可走哇。他已经死了,贵儿,你就同我把他弄出去埋了吧!”

王昌珠十分理解父亲此时悲恨酸楚的心情。虽然明知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出于对父亲的同情、怜悯,还是顺从了父亲,他与父亲一道,用一条麻袋把王昌陶尸体的上身套住,尔后抬到院子里的自行车上,用绳子捆好,拖到村外自家责任田里的一个水冲的土坑内,用高粱秸和沙土掩埋了。

勒死、埋掉王昌陶后,王海深原想就此了事,不准备向外声张,因为王昌陶一无妻室,二无后代,谁还会来追查?但他越想越觉得这样做不对:杀人大事,非同小可,自己敢做就应敢当!于是,在3月19日晚上,王海深主动找到了本村党支部书记陈志华,详细交待了杀子、埋子的作案经过。

“行道”的代价

因涉嫌故意杀人,3月20日王海深被寿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3月26日被逮捕。经6月25日法院公开审理,王海深杀人事实确凿,构成故意杀人罪,但考虑到他的杀人背景、杀人动机和杀人后能够自动投案、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条款,王海深被依法从轻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王海深的二子王昌珠,明知其兄王昌陶被其父王海深杀死,但他不是主动报案,而是帮助王海深将王昌陶尸体掩埋,企图掩盖罪证,构成包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为了清除这个不肖之子,王海深这位经历了人生三大不幸(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老实本份的古稀之人,在人生历程的最后一站,又要在高墙电网中度过。

沉甸甸的话题

在采写这篇报道中,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笔者的思绪:王家这场悲剧难道无法避免吗?王昌陶这个在村里横行霸道、在家欺老压小的地痞无赖,为什么一直无人干涉、无人惩治?有关部门是不是要坐等王昌陶杀死老父以及其他家人后才对其绳之以法呢?

我们知道,要想社会治安得到根本好转,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在综合治理中,打击犯罪固然是一个重要手段,但预防犯罪更是轻视不得。试想,如果村里、乡里的治保、民调组织和驻乡派出所对王昌陶的蛮横行为平时能够做到及时教育处罚的话,那么,他肯定不会发展成如今这个地步;如果今年1月26日和27日,驻乡派出所和县法院在接到王海深的求助后能够预料到事态发展的严重后果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的话,那么,王家父子的悲剧就不可能发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