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这一行让他着迷
——记咸阳市汽车货运总公司驾驶员康纪平
第一次见到康纪平是在首届全国交通行业驾驶员技能竞赛闭幕式上。个头不高的他静静地躲在人群后边,如果不是手捧鲜红的获奖证书,恐怕没人会想到他就是这次竞赛的个人总分第四名获得者,并被交通部授予了“全国交通行业技术能手”的称号。
几天后,当笔者询问起他取得佳绩的原因时,他只淡淡地说:“我从小就爱这一行,喜欢琢磨。”
康纪平从小在咸阳市汽车运输公司家属院里长大,周围接触的大人们绝大多数都是与车打交道的,日久天长地耳濡目染,竟使他小小年纪便喜欢上了开车这一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连走路都没个正经,老是手舞足蹈地学开车的样子,觉得这样很好玩。
1979年,康纪平被内招到咸阳市汽车运输公司,开始给老师傅当助手,跑长途客运。按规定,这时作为助手的他还是不能开车的,只是干擦车、加水、换轮胎这些零活。但他是个爱动脑筋的人,平日里说话不多,心里却有数,在行驶过程中,他有意观察司机的手脚配合及操作要领,特别在一些特殊天气下或路况不好时,对司机的应急处理措施他更加关注。他默默地记,细细地想,零散地积累起一些开车的基本技能。
跟车跑了几年以后,康纪平进了驾驶员培训班,经过毕业考核合格,被分配至咸阳市汽车运输公司五队(货运总公司的前身),开始了正式的开车生涯。
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开始开车时,康纪平胆子特别大,前边车能开多快,他也敢跟多快,结果前边车拐弯时很平稳,他的车却差点发生侧滑,仔细琢磨后,康纪平才发现,老师傅开车转弯时,角度掌握得好,这正是车保持平稳的原因。在首次驾车去旬邑拉煤时,他的车就是倒不进窄窄的煤洞,经师傅指点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车的中线只要和洞槽的中线保持一致,不用左顾右盼,车自然就端端倒了进去。平常师傅们修车时,他先是蹲在一旁看,继而自己动手,不懂时诚恳求教,汽车的机械原理在他心里慢慢明朗了。就是这些日常开车过程中的点滴积累,康纪平很快熟练地掌握了汽车驾驶技术,赢得了同事和单位领导的赞许。
康纪平处世沉稳,驾驶水平又高,车队出发前,领导往往把驾驶带队车的重任交给他,遇到天气变化和特殊路况时,由他自己定夺。康纪平不负重望,出发前总要细细检查车辆状况,路上车坏时他能很快修好,每次总能安全准时地将货物送到,招来一片啧啧的赞叹声。由于他爱车,细心养护,按规操作,他的车每到大修时,总是超过公里数而完好无损,让多少老师傅都惊叹不已。更难得的是,康纪平开车14年来从未出过事故,几乎每年都荣获公司设立的安全奖。
当谈起这次在全国驾驶员技能竞赛取得的荣誉时,康纪平将这归功于机会,他说:“咱只是个普通的工人,国家举办了这次竞赛,各级领导很重视,我才有这样一次机会。其实公司水平比我高的人多的是,只是他们出车在外地,没有参赛罢了。”不善言辞的他语气非常真诚。
康纪平今年只有37岁,却分明已走过了一条普通劳动者不平凡的人生之路。
本报记者朱碧波